-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苦难时代绝唱 忧郁思考灵魂
苦难时代绝唱 忧郁思考灵魂
摘要:李清照是我国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她的创作璀璨夺目,诗、词、散文造诣都很高,尤其是她的词达到了婉约派的高峰,“虽秦、黄辈犹难之。称古今才妇第一”,被推崇为婉约派的正宗,而得到历来评论家的赞赏。本文仅从她的词中拈出 “愁”加以剖析,力求从李清照情感世界的变化中,曲折的认识北宋、南宋王朝的历史更替,从一个女性对那个时代的叛逆与呼告声中,把握作品的现实意义,对李清照的魅力人生做一次尝试性的探讨。
关键词:李清照 词中愁 时代色彩
在李清照的婉约词中,“愁”构成了她抒情的基调。她的这些“愁”集中反映了北宋末年到南宋偏安时期动荡的社会生活及人们的情感世界,把握这些“愁”,正确地理解这些“愁”,可以让我们清醒地认识那个黑暗的社会现实。
李清照十八岁嫁给太学生赵明诚,感情融洽,情趣相投,幸福美满。不幸的是朋党之争使他的父亲李格飞与公公赵挺之先后遭到排挤,正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①,搅乱了李清照安静、恬然的生活,不得不屏住乡里十年。她家庭受到的打击,反映了北宋王朝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这种斗争发生在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的时候,也就表现出宋王朝的腐朽性,预示着它的灭亡。面对这种局势,每个清醒者的心头都会拢上一层愁云。李清照也不例外,她的词作总显出复杂而浓重的愁情,连她的爱情词也蒙上了时代的忧郁色调。《凤凰台上忆吹箫》这首词是“写一腔离别心神的”②,读之深感清照的忧思: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六朝赋家江淹曾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③。作品开始就描写出无所事事,萎靡不振的慵态。从这个形象中可以感受到人物内心深处的离愁别恨。《后续》记载:他们夫妻以共同搜集、整理、研究祖国的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沉浸在幸福美满的生活中,一次小别,词人心灵上所承受的负担也是很沉重的。古人云:阳关三叠言极度不忍离别。这次离别李清照把阳关曲咏唱了千万遍,可丈夫去意已决,无法挽回。“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道出了“瘦”的原因,所以词人说“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在极度沉重的心情下,她开始想象别后的生活。她不说没有人陪伴,而说:“唯有楼前流水”可作知己,“应念我、终日凝眸”的心情。然而流水无情人情深,那寄托着自己感情的流水不仅没洗去半点别情,反而徒增愁苦,这就更渲染了一层凄凉之感。
“多少事、欲说还休”说明作者心情烦乱,连自己也梳理不清。这里有夫妻的恩爱,离别的相思,有党争的阴影,国事的担忧,旧愁未诉而新愁又生,所以词人悲叹“从今又添,一段新愁。”这“新愁”自然是不忍离别的情怀或许有丈夫一去不返、燕落它巢之忧吧。因而“新瘦”“新愁”都来自离别。沈际飞云:“清风朗目,陡化为楚雨巫云,阿阁洞房,立变为离亭别墅,至文也”④。因此,这首词也就比《醉花阴》更加含蓄而深沉了。
李清照的《念奴娇》上阙:“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描写了同样复杂的心理状态。丈夫出仕在外,“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只好以押险韵诗,喝烈酒来驱散“闲滋味”。但是真到了可以凭雁相寄的时候,又是“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这说明词人确实有解不开的“愁”结,并非只是个人的离情别苦。
李清照生活在愁云密布的封建社会里,心灵深处不能不带上时代的烙印。宋王室的腐朽,家庭中的不幸,都会给李清照以强烈的刺激,她的爱情词里不仅有离愁别恨,也有国事的担忧,是时代的反映,也是真情的流露。
南渡后,李清照经历了北宋末年到南宋初的动荡时期,眼见国仇家恨不能雪报,怎不叫她愁绪茫茫。李清照前期的愁情也十分浓重,虽有为社会担忧的一面,但主要还是夫妻暂时离别而引起的各种恼人事情,何况这种“愁”还掺和着甜蜜的回忆。而南渡后的词中“愁”却浓缩着永恒的国破、家亡、夫死之恨。这种“愁”与国家兴亡共存,只要国家不统一,这种愁思就吐不尽、剪不断、理还乱。因此,乡关之音、丧夫之痛、身世之感、抗金报国等愿望,构成了这时期“愁”的基本内容。
别林斯基说:“越是优秀的诗人,越是属于他所生长于其中的社会,他的才能的发展、倾向、基本特性,也就越和社会的历史的发展紧密地联系着”⑤,李清照正是这样的优秀词人。她的《武陵春》、《永遇乐》、《声声慢》等后期作品就是把时代痛苦和社会变乱通过自己内心世界的忧郁和悲怆的情绪反映出来的,是时代风貌情感化了的艺术结晶。请看其后期的代表作《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