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称称呼语换用及其语用功能分析
自称称呼语换用及其语用功能分析
摘要:自称称呼语即第一人称类称呼语,包括第一人称代词类称呼、名词类称呼和混合类称呼。本文主要论述第一人称称呼语间的换用并分析其语用功能。
关键词:自称称呼语 换用 语用功能
自称称呼语即第一人称类称呼语,指称说话人。包括第一人称代词类称呼、名词类称呼和混合类称呼。第一人称代词类称呼语包括:我、我们、咱、咱们,其中“我”和“咱”1是单数形式,“我们”和“咱们”是复数形式。第一人称名词类称呼语就是指称说话人且不含代词的称呼语,包括名词称呼语和名词短语称呼语。混合型称呼语就是第一人称代词称呼语和名词类称呼语复合的称呼语,包括“第一人称代词+名词/名词短语”和“名词/名词短语+第一人称代词”两种形式。
一、第一人称代词类称呼语间的换用及其语用功能
(一)单数换用为复数
借用第一人称的复数形式来指代单个的说话者。即在会话中将单个的说话者编码为复数的形式 。
(1)我们(我)2在文中提出的论点还不成熟 。3
(2)你不应该去做这些事,这些事是我们(我)应该做的。(保姆对主人说)
(1)和(2)中的“我们”指单个说话者,实际上替代了“我”。(1)中的换用表达了说话者的谦虚态度。避免由于过分的突出自我,而与听者产生较大的心理距离。(2)中使用“我们”实际上是社会层次意识在说话者头脑中形成了固定思维,强调了自己是保姆中的一员,突出了彼此的角色地位差别,拉大了彼此间的社会距离。
(二)复数换用为单数
换用单数形式来指代复数,说话者虽为单个人,但实际所涉及到的并非只有说话者本人,而是指说话人所在的一方。
(3)还我(我们)河山!
(4)你大国敢不仁,我(我们)小国也敢不义
(3)经常用作口号、标语。这样使用不但琅琅上口,而且彰显气势,充分表达出言者匹夫有责的激昂感情。(4)中用“我”来指称“我们”,主要是受前一句“你大国敢不仁” 韵律和句式的影响,以达到和谐与整齐。受韵律的影响,用“我”来代替“我们”的情况还有很多,如:我省、我市、我边防队等等,在公开场合和外交场合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
(5)走,咱(咱们/我们)今晚看电影去。
(5)中的“咱”的使用很口语,给人一种亲切感,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
二、第一人称代词类称呼语换用为第二人称代词类称呼语及其语用功能
这一换用主要是表现在用第二人称“你”来指称说话人“我”。
(6)我的这个学生,上课不爱听讲,最爱调皮捣蛋,有时真让你(我)哭笑不得。
(7)婵娟:……我每一次看见他,都有点害怕。他那双眼睛就跟蛇的眼睛一样,凶煞煞的,冰冷冷的死盯着你(我),你(我)就不住要打寒噤。(郭沫若《屈原》)
以上两个例句中的“你”实际上都是指称说话人 “我”。换用的语用功能也是相同的,即通过让对方变换角色,使其获得亲临其境的体验,从而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使听话人与自己产生共鸣。
除了上面的用例,还有通过自我分离出一个虚拟的对话者,使自言自语变成对话,更加生动地表现自责情绪的换用,往往用于自我分析和自我埋怨。如:
(8)(A对B)我常问自己:“别人能做到的事情,你(我)为什么就做不到?难道你(我)的智商低?”
(9)(自言自语)你是怎么搞的?怎么会紧张得连话也说不出来呢?唉!
三、第一人称代词类称呼语换用为名词类称呼语及其语用功能
这一类型的换用,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我们前面所提到的三种语用功能:情绪表达功能、以言行事功能、交际关系调节功能。
A关于情绪表达功能,何伟棠在《语言随笔精品》曾谈到,称呼语“已不再是简单的无生命的符号,而是社会文化,主体的思想感情的载体,是充满了色彩和激情的。”
这一部分自称称呼语的换用所表达的说话者的情绪态度基本上都是自信、肯定。如:
(10)乔子龙什么时候对大伙说的话不算数过?厂里搞改革,当然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困难只是暂时的。
(《乔厂长上任记》)
(11)本姑娘可是这镇上数得着名儿的风流人物,你爱信不信吧! (《花镇》)
(12)“怎么着,东阳?看我有点不顺心的事,马上就要躲着我吗?告诉你,老太太还不会叫这点事给难住!哼,我瞎了眼,拿你当作了朋友!” (《偷生》)
除去重名的现象,姓名称呼是最具有指别功能的一种称呼。(10)“乔子龙 ”用于自指,突出了“我”是“乔子龙”而不是别的什么人,表现出自信的情绪。 (11)中的“本姑娘”的使用比“我”更具有指别和强调的功能。(12)中的自信、肯定是通过称呼中的“老”的词义体现出来的:一方面大赤包的年龄比李东阳大得多,更重要的是年龄老说明阅历广,经的事多,自然不会被招弟表演失败这点小事所难倒。表现了她充满自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