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晚年诗歌中道教环境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轼晚年诗歌中道教环境分析

苏轼晚年诗歌中道教环境分析   摘 要:苏轼作为北宋三教调和的代表,其思想中存有道教的因子。究其一生,他仕途坎坷,命运波折,思想和创作中道教的成分也越来越浓,特别是在被贬岭海以后,对仕途的失望和对每况愈下健康状况的担忧,常常促使其投向道教。东坡晚年诗歌中,经常会出现关于道教环境词汇的描写,来抒发自己想摆脱现实、羽化升仙的愿望。   关键词:苏轼晚年诗歌 神仙 丹道   道教是一种关怀生命的宗教,给人以精神上的慰藉,使人能从现实痛苦中得以解脱和超越。北宋中后期党争倾轧不断,苏轼个性和政治立场鲜明,常与当权派政见相龃龉,仕途坎坷,数遭贬谪,晚年更被贬至地远天荒的海南岛。此时,诗人已是垂暮之年的老人,经济状况窘迫,生活环境恶劣,身体健康也每况愈下,诗人大半生儒家经世致用的热忱逐步消退,内心也更加向往单纯、宁静和安定的生活。道教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两忘,逍遥自在,这一理念正契合了饱经沧桑的诗人之心,晚年东坡[1]耽于佛禅的同时,亦颇醉心道教,以排遣内心忧虑,摆脱世俗牵绊,他也利用丹道促进健康、延年益寿。因此,晚年苏轼及其文学创作同道教的关系密切,本文试以其晚年诗中的神仙环境描写为研究对象,做一简要阐述。   一、东坡晚年诗中的道教环境典故   神仙原本并不存在,是由人类想象出来的,故而他们也必然带有人的色彩,需要生活起居,居有定所。在道教典籍中,仙人生活的地方一般都远离闹市,处于偏远而空旷的山涧或丛林密布的洞穴。那里幽谧、安静、清雅,溪水潺潺,云雾缭绕,和谐地与大自然为伴,是仙人们修炼和生活的理想之地,其居室特点往往是:或青山秀水环抱屋宇,或楼台亭阁充满灵异,或泉源飞泻掩盖洞穴,或流霞云雾弥漫山峰,宛若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道教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以及各种宫观、仙岛、灵山等,处于大地名山之间,是由上帝派来的真人治理,也是这些神仙得道之所。司马承祯在《天地宫府图并叙》中说:“夫道本虚无,因恍惚而有物;气元冲始,乘运化而分形;精象玄著,列宫阙于清景;幽质潜凝,开洞府于名山。……至于天洞区畛,高卑乃异;真灵班级,上下不同。”[2]指出了神仙居处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每个人都无法避免各种拘束与烦恼,身心不得自在,于是人类便想象出神仙仙境。那里环境优美,远离世俗,不受任何制度的制约,无拘无束,也没有任何疾病与灾难,任意逍遥。苏轼作为一名在籍官员,仕途颇为坎坷,晚年身处海南,时时要面对政敌迫害,外加环境不适、经济窘迫、疾病发作,现实政治环境和自然环境如此恶劣,更促使他努力追求神仙仙境,希望在那里可以放下世间的烦恼,得到解脱。因此,在苏轼晚年诗歌中,出现了很多有关道教神仙居住环境的描写。这些环境若按类型来分,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与水有关的,有天池、洞庭;二是名山大川,有岷山、王屋山、九嶷山、会稽、都峤、三岛(蓬莱、方丈、瀛洲)、潜山、天柱山、虔州崆峒山;三是生活环境,有紫翠、玉京、石门;四是宫观,有玉局。在这四类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蓬莱”,其次是“紫翠”,最后是“玉局”。   道教有十大洞天,处大地名山之间,是上天遣群仙统治之所。王屋山由西城王君治之,是第一洞天,号称小有清虚之天。第九洞天林屋山在洞庭湖口,属北岳真人治之,黄帝曾率众神在洞庭湖畔歌舞。三十六小洞天和各处福地,是由一般神仙治理。第十会稽山洞,由仙人郭华治之,因大禹会计功于此集诸侯,故名会稽。第二十都峤山洞,名曰宝玄洞天,仙人刘根治之。第二十三九疑山洞,属仙人严真青治之。舜曾被胡人授《十转紫金丹方》,转至南巡九嶷山,后尸解而去。左慈曾在潜山炼丹,也一度于天柱山中精思,得神人所授金丹仙经。“瀛洲”“方丈”“蓬莱”三岛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向往的神仙仙境,那里地处东海,云雾缭绕,有仙草神水,神仙云集。“瀛洲”岛上有“神芝仙草。又有玉石,高且千丈,出泉如酒味,名之为玉醴泉,饮之数升辄醉,令人长生。”[3]“方丈”岛“群仙若欲升天者,往来此洲受《太上玄生?》。仙家数十万,琼田芝草课计顷亩,如种稻状。亦有石泉,上有九原丈人宫主,领天下水神及龙蛇巨鲸阴精水兽之辈。”[4]“蓬莱”更是求道之人津津乐道的去处,经常出现在文人诗文中。由于地势险要,唯有飞仙才能到达那里,因此也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之心。这些仙居都颇有特色,或紫翠萦绕,“时出紫翠风”(《过庐山下》)、“遥知紫翠间,古来仙释并”(《碧落洞》)、“飞上千峰紫翠间”(《浴日亭》)、“缥缈新居紫翠间”(《白鹤峰新居欲成,夜过西邻翟秀才,二首》之一)、“南岭过云开紫翠”(《三月二十九日二首》之一),繁花似锦,若隐若现,飘渺云海;或玉京般扑朔迷离,“高处连玉京”(《碧落洞》)、“人间有次白玉京”(《游罗浮山一首示儿子过》),恍兮若兮,令人遐想无限;或石门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