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抗旱条例完善
论抗旱条例完善
摘 要: 现行《抗旱条例》存在欠缺,应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相关理念及政策措施为指引,于《抗旱条例》中吸收“利益导向理念”与“风险管理理念”,为防旱抗旱管理体制与国家旱情监测系统的完善提供具体路径,并补充防旱抗旱财政预算保障制度、特殊地区防旱抗旱援助制度及水权(利益)协调与补偿制度等规范内容。
关键词: 抗旱条例; 先进理念; 制度完善
中图分类号: D9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2)01-0073-06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Drought Fighting Regulations”
――With the Guidance of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on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Reform Decisions”
LI Jun-bo
(Institute of Law, Nor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Xian 710063,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lack of current drought fighting regulations ,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to the state council “On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Reform Decisions” as a guide, assisted by comparison law perspective, that “drought fighting regulations” absorbs “interests leading idea ”and“ risk management concept ” come up and it is necessary to coordinate water rights (interest) and compensation system in some special areas to offer the specific path of improving drought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national drought resistance of the drought information monitoring system, and at the same time , adding to drought-resisting drought budget security system.
Key words: drought fighting regulations; the advanced idea; perfect system
《抗旱条例》(2009年由国务院制定并发布)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防旱抗旱法制体系核心制度正式成形,由其规制内容逐渐衍生,并在运行中产生相互勾联关系的配套性或细化性规范群最终将型塑出国家防旱抗旱法制体系的整体样貌。因此,先进、健全且具实效性的《抗旱条例》基础性规制内容的设置,将是预防我国防旱抗旱法制体系“先天不足”的有效途径。然而,纵观《抗旱条例》,其规制内容主要表现为前期国家旱灾应对实践经验的直接法律转化,在理念及制度上均有欠缺。法学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奇缺①所反映的立法时法学智识准备的不足,应当是其主要原因。2010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水资源配置及水利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对旱灾应对深具启发与指导意义的理念、思路与措施,其中许多内容在旱灾应对法制发达国家(地区)的立法例中就有呼应甚至于契合之处,依据比较法的视角将这些内容抽离并转化为直接指引《抗旱条例》相应规制内容完善进路的法学基础,是本文的初衷与基本思路。
一、立法理念之更新
(一)《决定》揭示出两种较之现行立法更加合理、周延及具实效性的旱灾应对理念
1. 利益导向理念。《决定》在开篇述及新形势下水利的地位和作用时(第二部分),明确地将水之功用按其对人之需要的重要性界分为三重,即对于人之日常生活的必备性、对于农业建设的“不可或缺性”、对于生态环境改善的“不可分割性”,并据此对应为“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等国家安全形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