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草原文化对古代戏曲形成影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草原文化对古代戏曲形成影响

论草原文化对古代戏曲形成影响   摘 要:古代戏曲的形成有两个重要时期,十六国北朝集中出现的一批古剧,促进了唐代古剧的繁荣,形成了以唐参军为标志的主流艺术,古代戏曲形成的艺术进程明显加快;金元两代草原游牧文化的传入,促使金院本、诸宫调、胡曲蕃乐的艺术融合,形成了元杂剧,古代戏曲正式成熟。十六国北朝与金元两代,都是草原文化大规模传入中原,各民族文化冲撞与融合的重要时期。古代戏曲是各民族文化冲撞与融合的艺术结晶,草原文化的传入,对古代戏曲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古剧;元杂剧;草原文化;戏曲形成??   中图分类号:I20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07      明代曲论家王骥德对古代戏曲形成于元代而大惑不解,其云:“至元而始有剧戏,如今之所搬演者是。此窍由天地开辟以来,不知越几百千万年,俟夷狄主中华,而于是诸词人一时林立,始称作者之圣,呜呼异哉!”[1]150今人郑传寅依然论道:“戏曲何以独在异族入主中原时呈一时之繁荣,一直是批评家们迷惑不解的问题,就连离元代最近的明代学者,也觉得这是一个颇费思索的文化之谜”;“从明代开始,就有批评家对此进行探索,直到今天仍有学者致力于此,但见仁见智,各执一辞,至今尚无定论”[2]142。??   古代戏曲何以形成并兴盛于蒙古民族君临天下的元代?并非让人迷惑不解。古代戏曲形成有两个重要时期,即十六国北朝和金元两代。十六国北朝是古代戏曲形成开始兴起的时代,金元两代是古代戏曲正式成熟的时代。??   十六国北朝曾集中出现了一批对古代戏曲形成发生重大影响的古剧。唐代杜佑谈到唐代兴盛的几个古剧时云:“歌舞戏有大面、拨头、踏摇娘、窟?W子等戏,玄宗以其非正声,置教坊于禁中以处之。”[3]764唐代盛行的几个古剧,包括代表唐代古剧最高艺术的参军戏,都源于十六国与北朝时期。??   大面又作代面,杜佑曰:“代面出于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貌美,常著假面以对敌。尝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为此舞,以效其指麾击剌之容,谓之《兰陵王入阵曲》。”[3]764唐代崔令钦亦云:“大面出北齐。兰陵王长恭,性胆勇而貌若妇人,自嫌不足以威敌,乃刻木为假面,临阵著之。因为此戏,亦入歌曲。”[4]17此剧有歌舞表演与故事情节,包含着丰富的戏曲艺术因素。王国维将其与《踏摇娘》相提并论,以为“此二者皆有歌有舞,以演一事,而前此虽有歌舞,未用之以演故事;虽演故事,未尝合以歌舞,不可谓非优戏之创例也。”[5]7??   拨头又作钵头。杜佑《通典》记:“拨头出西域。胡人为猛兽所噬,其子求兽杀之,为此舞以象之也。”[3]764段安节《乐府杂录》亦记:“钵头:昔有人,父为虎所伤,遂上山寻其父尸。山有八折,故曲八叠。戏者被发素衣,面作啼,盖遭丧之状也。”[6]45此剧包括寻父、见尸、求兽、杀兽之情节,登山、寻觅、格斗之表演,还有被发、素衣之化妆,以及悲啼表情等,是个完全意义的歌舞戏。《乐府杂录》有注释:“出西域……与此小异。”[6]45王国维考拨头即西域拔豆国:“此戏出于拔豆国,或由龟兹等国而入中国,则其时自不应在隋唐以后,或北齐时已有此戏。”王氏又云:“盖魏齐周三朝,皆以外族入主中原,其与西域诸国,交通频繁,龟兹、天竺、康国、安国等乐,皆于此时入中国,而龟兹乐则自隋唐以来,相承用之,以迄于今。此时外国戏剧,当与之俱入中国,如《旧唐书#8226;音乐志》所载《拨头》一戏,其最著一例也。”[5]7??   窟?W子即傀儡戏。杜佑《通典》载:“窟?W子亦曰魁?W子,作偶人以戏,善歌舞。本丧家乐也,汉末始用之于嘉会。北齐后主高纬所好,高丽之国亦有之,今闾市盛行焉。”[3]764董每戡《说剧》认为:“从戏剧角度看,它已是真正的戏剧,所以傀儡戏称为后世一切戏剧之祖。”[7]56??   北齐最成功的歌舞戏是《踏摇娘》,又作《踏谣娘》、《谈容娘》、《苏中郎》等,《通典》、《乐府杂录》、《太平御览》、《文献通考》均有记载,可见此剧影响之大。      这是个典型的以歌舞演故事的歌舞戏,有故事、有情节、有歌舞、有调弄、有斗打,化装、表情、动作、脚色、场面皆有包容,戏曲艺术因素已近乎完备。周贻白认为:“《踏摇娘》因已具备中国戏剧表演形式上应当具备的几个基本条件,则其表演形式实已接近于今之所谓戏剧。”[8]127??   北齐还有一位著名的宫廷优伶石动桶,极善滑稽戏谑,极受高祖高欢宠遇。唐代侯白《启颜录》载有他多种滑稽表演,诸如《是煎饼》、《佛骑牛》、《孔子弟子》《佛是日儿》等,都是艺术造诣很高的古剧。如其《天姓也》,      剧中两个角色一问一答[9]29,完全是参军戏的艺术格局。参军戏兴盛于唐代,宫廷优伶李可及即以表演参军戏《三教论衡》独出流辈,颇受戏曲史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