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唐解元一笑姻缘中秋香形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析唐解元一笑姻缘中秋香形象

解析唐解元一笑姻缘中秋香形象   从惯常的角度来看,《唐解元一笑姻缘》(以下简称《唐》)是一篇情节内容比较简单的小说。不脱《警世通言》的市民传奇本色,《唐》无非是民间传诵成佳话的一桩“风流话柄”。和后世的戏曲及传说相比,《唐》的故事内容还有许多尚未发展完满的地方,其中最大的不足,在于女主角秋香的形象不够丰满。秋香在小说叙述中被忽略了。虽然如此,小说文本毕竟是一个多层面、多角多棱的立体结晶,其中存在着作者创作意图之外的意义空间。通过不同角度的解读,我们从《唐》中分离出两个不同的叙述层,前者以作者主观创作意图指向的显性意义空间为主,后者则是易被忽略的细部以及其指向的丰富幽微的深层意义空间。基于这种分析,我们围绕话本里的秋香形象揭示出小说叙述方面的一个悖论,以及这个悖论在故事中的存在状态。   毫无疑问,叙事是围绕唐伯虎展开的。从文本显性层面来看,全部叙述是围绕他来进行的。首先,文本讲述的是唐伯虎的一次爱情历险,他是这个历险故事的主要“行动元”。其次,唐伯虎是文本唯一着力刻画的人物形象。不同于民间故事中常见的天真迂阔的儒生形象,唐伯虎处处展现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卖身请托,对主管,他能“卑词下气”;对学士,他能曲意投合;时机成熟时,他会买嘱媒婆以致意;事成潜逃时,他不忘理帐目、封物事以自明,真是能伸能缩,来去明白。而故事中的其他人物都着墨不多。再次,小说还从道德伦理层面上展现了对唐寅行动的肯定和认同。试看小说的叙述脉络。开篇突出唐的盖世才华和怀才不遇,纵情诗酒的志趣。有了这个印象,对他后来不拘礼法的行为,读者就不会视为轻浮之举。接下来,每当“好事”遇到挫折,文本就引入唐寅的诗词来为他刻画心境,释放心声。而在情节高潮过后,又写了华学士访唐揭开谜团的一段尾声,通过华学士的口说出“他此举虽似情痴,然封还衣饰,一无所取,乃礼义之人,不枉名士风流”,这段话可以看作是对这一个风流才子的判词。   和唐寅比起来,秋香那一面在文本中是不对称的。首先是故事中秋香现实地位的卑微。在古代文人才子的艳情故事??,通常的女主角不是朱门宦家、深宅绣户里的小姐,就是锦心绣口、满腹诗书的才女(更普遍的是同时身兼两者),而秋香不过是个青衣仆婢,又无过人的文才。一般来讲,她更适合做市民恋爱故事的主角,和商人、百工、闾里细民相配。“三言”中不乏这类故事。其次是秋香文本地位的低微。以姻缘成功为目的,几乎所有向这个目标前进的努力都是由唐寅完成的,秋香仿佛从故事里消失了,整个追求爱情的奋斗过程只是唐寅“一个人的战争”。甚至在众丫鬟齐聚中堂,唐伯虎烛下选妻这样决定一个女人终身命运的重大时刻,故事写了唐伯虎的行为动作与心理活动,却对秋香的行动与心理不著一字。女主人公这样明显的缺位令人惊讶。   然而,从深层叙述的角度来看,秋香果真没有足够的文本地位吗?   答案并非如此。   我们来看唐寅与秋香逃出华府时的壁间留诗的颔联:   愿随红拂同高蹈,敢向朱家惜下流?   唐寅把秋香比作《虬髯传》里慧眼识英雄的红拂。注意其中的“随”字。女权主义者也许会喜欢这个字眼,不过乍一看用在这里并不合适。《虬髯传》中是红拂主动找到李靖私奔,但在《唐解元一笑姻缘》中,秋香是完全被动的。直到洞房花烛夜,她才对华安说以前似曾蒙面,可见她之前并没有认出华安就是当日舟中那个过客。在这句诗里,唐寅本来可以也应该写道“愿携红拂同高蹈”,用一个“携”字表明自己在二人关系中的主动性地位,那或许更合乎事实。那么,他为什么要用“随”这个字,仿佛在他内心深处认定,秋香才是这段爱情关系中的主导者?   我们来考察文本中从初遇到成亲这段时间里,表现唐伯虎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历程的语句:   (相逢时)神荡魂摇/急呼小艇不至,心中若有所失/也不管那船有载没载,把手相招,乱呼乱喊/径跳过船来……连呼:“快些开船”/撇了众人,独自一个去寻画舫……东行西走……/(见到秋香时)心中欢喜,远远相随……/赏了舟子,奋然登岸/(卖身投靠时)卑词下气/(在华府)计无所出……赋《黄莺调》以自叹/(点妻时)虽然尽有标致的,但那青衣小鬟不在其内,……华安立于旁边,嘿然无语/(夫人问时)华安只不开言/华安心中明晓得是秋香,不敢说破,只将手指道……/华安回典铺中,一喜一惧。   由唐寅的这些表现可以看出,秋香的一笑在他心中唤起了强烈的感情,这种感情远非一般的情欲可以相比。这从侧面渲染出秋香巨大的吸引力。   整篇小说中,秋香只是在新婚之时和唐寅有过对话。我们只能从这一个片段窥见秋香的性格。当唐伯虎以真情相告,她毫不犹豫地托以终身,跟随他私奔离开华府。后来华学士最不解的就是何以秋香愿意跟随唐伯虎一起私逃,这正好从反面突出了秋香的独特个性。最独特的是她那双眼睛,用唐寅的话说,“好厉害眼睛”。秋香似乎具备对于与自己真情相关的人和事的一种过目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