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方灾难新闻媒介伦理探讨
西方灾难新闻媒介伦理探讨
[摘要]作为新闻故事中的重要一环,新闻摄影作品往往能增强报道的完整性和生动性。灾难新闻作为一种突发新闻,有很多不可控因素,具有其两面性。在很多情况下,灾难新闻背后都蕴含着悲惨的情绪,因此生动展现灾难现场的新闻摄影作品很容易引起大众的争议,并引发人们对于媒介伦理与道德的讨论。“9?11”事件是人类史上迄今为止最严重的一次恐怖袭击,以此为主题的新闻摄影作品在人文关怀、隐私保护、宗教信仰等方面引发了大众反感。本文以“9?11”事件新闻摄影作品《坠落的人》为案例,讨论媒体平台刊登此类照片的负面影响,并思考西方媒体灾难新闻的伦理道德。
[关键词]灾难新闻 新闻摄影 媒介伦理
灾难新闻作为突发新闻的一种,往往最能考验媒体人素质和专业技能,为了避免由于观众对事件“不知情”造成的公众恐慌,保证知情权成为了突发新闻报道的一条重要准则。对于突发新闻的报道,新闻摄影有着文字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说服力,通过强烈而直观的画面能给读者带来更丰富的信息和直观的感受。新闻摄影最高奖项――普利策摄影奖中,战争、灾难、疾病占据了主题,大多数具有消极的传播效果。在传递真相的同时,新闻摄影作品带来的负面影响容易引起大众对于新闻伦理的讨论。因此,面对灾难新闻,如何体现人文关怀成为了新闻摄影师值得思考的问题。在考虑新闻价值的同时,媒体平台对新闻摄影作品的选取和使用也应更慎重。
一、灾难新闻报道的两面性
如今社交媒?w的蓬勃发展驱动了大众对新闻报道的参与意识,对媒体报道的依赖程度也逐渐加强。美国传播学家桑德拉?鲍尔-洛基奇和梅尔文?德弗勒在1974年提出了“媒介依赖理论”,该理论认为:“当有重大变化发生时,大众迫切需要从媒体获取各种信息,了解周围环境从而进行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因此表现出对媒体的极度依赖。” [1]特别是在灾难之后,人们往往陷入恐慌, 因而对灾难事件的及时报道往往能够安抚大众的情绪,引导舆论构建稳定社会景观。
灾难新闻摄影会让人们会对事件有着更直观的感受,因此一旦引发媒介伦理的争议,大众情绪也更容易被煽动,而起到反作用引发集体焦虑,这种例子不在少数。“9?11”事件发生时,摄影师理查德(Richard Drew)抓拍到从双子塔跳下的人,引发民众反感,认为其侵犯了遇难者隐私;越南战争中摄影师黄功吾(Nick Ut)拍下被战火烧伤而赤裸奔跑的小女孩,被指责毫无人道;凯文?卡特因为《饥饿的苏丹》一幅照片而饱受争议,被质疑为何不去救挨饿的小女孩。新闻摄影的最终目的是还原真相,但背后的人文关怀同样重要。
二、案例分析:“9?11”事件报道中的新闻伦理
根据美国新闻学会发布的新闻价值准则,新闻的第一要义是遵循真理与客观性。新闻摄影是新闻的完整性中重要的一环,但是在新闻媒体中显示出过于生动的现场照片往往会引发新闻伦理道德问题,特别是在灾难或事故报道中。本节将以“9?11”事件中新闻摄影作品《坠落的人》为例,探讨西方媒体灾难新闻中存在的伦理问题。
位于美国华盛顿的新闻博物馆中,有一个专门纪念“9?11”事件的展厅,一面墙上展示着2001年9月12日世界各国报纸的头版,还有一面墙上刻着“有三种人在灾难来临时不会离开,警察,消防员和记者。”“9?11”事件震惊全球,对于记者来说,这更是必须报道的历史性事件。很多摄影师为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惜前往双子塔前抢下房屋倒塌的最后瞬间。在这种紧急时刻,记者往往很难在职业准则和道德伦理之间快速抉择。“9?11”最震撼人心的照片之一――《坠落的人》中,一名男子头朝下,从遭受袭击的双子塔坠落。照片的摄影师理查德?德鲁(Richard Drew)表示:“我并没有拍摄这个人的死亡。我拍摄的是他生命的一部分。”而大众却普遍认为这是对生命的无礼。
(1)被摄者的隐私保护。
美国新闻摄影界已普遍承认这样一种观点:当摄影记者拍下他人的照片时,也拍下了他人匿名的权利。[2]也许照片中的遇难者只占画面很小的篇幅,难以辨认具体身份,但在新闻媒体上传播《坠落的人》这张图片,本身就是侵犯遇难者隐私的行为,剥夺了他最后的尊严。很多美国民众认为这张抓拍照片侵犯了隐私并且不尊重遇难者,他们用尽方法向杂志社投诉,想让这张最受争议的照片离开公众视线。的确,这张照片展现了“9?11”事件中最真实的一面,然而这样的展现形式无疑会让一些观众感到尴尬或者恼怒。这张照片也侵入了遇难者最私密的时刻――死亡。正如美国评论家汤姆?朱诺(Tom Junod)所说:“(这张照片)消费了死亡,剥夺了遇难者最后的尊严。把悲剧变成了赤裸的色情片。” [3]
(2)对遇难者家属的二次伤害。
若未经遇难者家属的同意,媒体平台擅自刊登涉及遇难者的新闻摄影作品,狰狞的面孔、血腥的尸体照片的流传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