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黎锦晖音乐教育成就作用及影响
论黎锦晖音乐教育成就作用及影响
黎锦晖是近代中国文化界一位集多种成就于一身的奇人。他在中国近代音乐史、戏剧史、舞蹈史、电影史、文学史、教育史、传播史、甚至旅游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儿童歌舞、儿童歌舞剧、流行音乐等一些领域更被称之为开山鼻祖。他在20世纪20、30年代创办了中国最早的一所用以专门训练歌舞表演人才的 “中华歌舞专门学校”,开创了中国专业音乐教育和歌舞表演艺术由业余走向专业化的先河;采用女性演女角,成为当时惊世骇俗的一大创举,引起了社会极大的震动;创建了中国最早的一个专业化歌舞表演团体“中华歌舞团”和专业音乐歌舞表演社团“明月歌舞社”;造就了一批划时代的音乐家, 形成了一个新的音乐格局;开创了音乐传播的新形式。美国学者加州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副教授安德鲁?琼斯(Andrew F?Jonse)在以黎锦晖先生为主角的《黄色音乐:中国爵士乐时代中的媒体文化与殖民现代性》(Yellow Music:Media Culture and Colnial Modernity in the Chinese Jazz Age,Duke University Press,2001,简称《黄色音乐》)一书中,高度评价了黎锦晖在爵士乐本土化方面所作出的国际化贡献:一是“把中国音乐的发展至少向前推进了二十年”;二是“促进了美国本土的爵士乐的蓬勃发展”;三是“促进了音乐的国际化互动”。黎锦晖可谓是见证了一个时代和影响了世界音乐发展进程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黎锦晖出生于湖南湘潭的一个书香门第,其父黎培銮是晚清秀才,博学多才,琴棋书画均有造诣。其母黄氏通晓经史诗文,工书法。黎锦晖自三岁起便在父亲聘师专设的家塾中诵读四书五经,八岁开始作经文、史论和诗词,十岁曾参加科举考试,同时与友人学习英文和算术。这种中西兼读的学习环境对于黎锦晖的成长无疑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同时家乡湖南的民间音乐和当地流行的湘剧、花鼓戏、汉剧等戏剧音乐对他影响至深。黎锦晖自幼学习古琴和弹拨乐器,对民族民间音乐等艺术形式十分感兴趣,受其熏陶,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他在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 我童年玩过古琴和吹弹拉打等乐器,也哼过昆曲、湘剧,练过汉剧、花鼓戏……。七岁起,每年祀孔两次,参加习乐习舞;乡下做道场,被邀合奏[破地狱]的乐章;……。看花鼓戏时,也曾参加演出……”。黎锦晖的大哥――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黎锦熙也在一篇著述中称:“约当三十年前,我和舍弟均在髫龄,常秘召名小生罗二十瞎来家吃茶,尽传其歌词乐谱……。他们绝对只能口授,由我们笔之于书,谱之于管弦”。由此可见,黎锦晖传统民族音乐的积累不仅得益于湖南丰富的民族民间艺术生活,更得益于他本人对于民族民间艺术的执着和专注。深厚的民族民间音乐的积累奠定了黎锦晖走民族音乐道路的坚实基础。
黎锦晖在大哥黎锦熙先生的影响下,对“五四”时期提出的建立新文化、推行“国语”等主张发生浓厚的兴趣,在一些进步文化人士的支持下,被聘为《平民周报》刊物的主编,并由此推动了他对发展“平民音乐”的抱负。1920年,黎锦晖被聘为中华书局编辑所国语文学部部长兼教育部“国语读音统一会”所办的“国语专修学校”教务主任、校长等职。1922年,他又兼任我国当时最有影响的儿童读物《小朋友》周刊的主编。同年,他长期筹划的“明月音乐会”成立,兼任其会长。1927年,他又在该会的基础上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专门培养歌舞人才的“中华歌舞专修学校”,并担任校长。在从事上述一系列活动的同时,他在音乐方面先后编写了12部儿童歌舞表演剧、24首儿童歌舞表演曲等音乐作品作为学校音乐的具体教学内容。由于他在文学上也具有相当的修养,他的这些作品均由他自己编剧、写词。他的这些儿童歌舞音乐作品一经发表、演出,立即不胫而走,受到广大少年儿童的热烈欢迎,不仅成为我国20世纪20年代引起最广泛社会反响的音乐现象,而且成为20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经典。
黎锦晖一生最重要的成就乃在于音乐教育事业。他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发展作了大量的工作。黎锦晖的音乐教育生涯从他高师求学时即已开始。他从湖南省教育会举办单级师范传习所的一名乐歌教员,变成音乐讲台上的“名角儿”。他不仅教授了方法,更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兴趣,并自此与音乐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发而不可收。甚至一度出现长沙省城重点学校――明德、修业(男校)、周南、广育(女校)四所名校争聘黎锦晖担任四所学校包括中学小学各班所有音乐课之事,这也是迄今为止湖南音乐教育史上绝无仅有的现象。黎锦晖在此后的55年的音乐生涯中,其思想、精神都没有离开他一生所钟爱的音乐教育事业。其中特别以他20年代所从事的学校音乐教育,即儿童歌舞音乐的创造与发展,在我国近代音乐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黎锦晖为推动中国音乐教育现代化进程所作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如下五个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