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散文亚文学审美特性
试论散文亚文学审美特性
〔摘要〕传统的文学“四分法”将散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为纯文学类别。从其 功能特征、价值基础、表达特色等方面审视,散文理应归属介于纯文学和非文学中间区域的 亚文学类别。漠视散文独特的审美属性,将散文与其它纯文学类别作错位类比,混淆了不同 文学作品的审美评价标准,不利于散文健康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散文;亚文学;审美特性
〔中图分类号〕I207.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 (2006) 03-0100-04
兴起于晚清、盛行于“五四”并沿袭至今的文学“四分法”,以单质单层的眼光来看待文学和划 分文学类别,漠视了文学体系多质多层的系统性、完整性,不甚恰当地将散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 列为纯文学类别。长期以来,评论界也惯于将散文与小说、诗歌、戏剧等纯文学类别进行错位类比, 致使散文无休无止地领受着挫折与失落,无可逃遁地渐入进退失据、不知所措的自卑窘况和尴尬 境地。
在由多种文学类别构成的文学系统中,各类别的文学性度是有差异的。不同类别因其文学性度有 异而在文学系统中居于不同层次。有的类别文学性(非实用性)尤强,非文学性(实用性)极弱, 当属纯文学层次;有的类别文学性(非实用性)稍弱,非文学性(实用性)较强,既不属于纯文学 层次,又不宜归于非文学范畴,诚如散文,其属性处于纯文学与非文学二者之间,我们便可将之视为 亚文学层次。各层次文学类别的审美特性及所产生的社会效应是有差异的,漠视或抹煞客观存在的差 异,必然会导致层次之间审美评价标准的错杂混淆,极不利于科学地评价各文学类别的实际存活状 况,并有碍其发展前行。
散文从古至今有其漫长的发展变革史,但从总体情势上看,仍始终没有完全走出亚文学的圈地。 大体说来,散文的亚文学审美特性主要显现于如下三个方面:
一、尚实用,是散文亚文学审美特性的显著标志
古代散文历尚实用,肩负着“载道”、“经国”的重任。先秦诸子散文是中国古文美学的“根”, 但“从本来意义上说,先秦诸子散文并不是纯美学”〔1〕。魏晋时刘勰的《文心雕龙》将散文列为诠 赋、颂赞、祝盟、铭箴、诔碑、哀吊、杂文、谐隐、史传、诸子、论说、诏策、檄移、封禅、章表、 奏启、议对、书记18类。清代姚鼐的《古文辞类纂》将散文列为论辩类、序跋类、奏议类、书说 类、赠序类、诏令类、传状类、碑志类、杂记类、箴铭类、颂赞类、辞赋类、哀祭类13类。可见, 古代散文无不有其明确的实用目的(辞赋类散文是赋的变体,赋在本质上是诗,犹如现代的散文诗, 不应当归属于散文)。到了现当代,新萌生的“文学散文”将传统散文中那些实用性较强、文学性太 弱的文类分剥于外,将文学性较强、实用性较弱的文类保留其中,且有了广义散文和狭义散文之说; 然而这种分类还是较粗放的、不彻底的,诸如短论、杂文、知识小品、序跋、书信、传记、回忆录等 明显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的文体样式仍然滞留在“狭义散文”之内。如果我们拿纯文学的典型代表诗 歌与散文作比,便可明显看出:诗歌主要凭借想象,较具感情的价值;而散文主要依据常识,较具实 用的功能;诗歌抒情言志比较专一,而散文则不但可用来做公文、新闻、书信、广告等杂务的工具, 还可用来陈事、说理、抒情。日本美学家曾成隆士也指出:“某个事物为某个确定的任务而被构成为 系统,那么它的系统的特性越强,则必然对于其它的课题越是低效的,甚至会成为它们的障碍。”〔2〕 若以此美学理念来检视散文,那么其实用性越强,文学性便越弱;其宽泛的适用性势必会削减散文的 审美价值。
二、求真实,是散文亚文学审美特性的价值基础
在讨论散文的亚文学属性时,有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散文中那些抒情、叙事、写景、状物者, 显然实用性不强,难道也应归于亚文学吗?的确,散文极富美感,尤以抒情散文为甚。如果按文学性 由弱到强,实用性由强到弱将各类散文叠列为一个金字塔,抒情散文当雄踞塔巅。不过,即使如此, 就整体而论,其审美特性仍与纯文学存有质的差别。抒情散文并没有突破那条亚文学与纯文学的临界 线。这条临界线到底是什么呢?就是其虚构性。
散文鄙弃虚构。实用性较强的散文自不待言,即便是抒情散文,在强调真情的同时,亦力求人真 事实。散文作为文学系统中古老而庞杂的大家族,其美学特性始终是与崇尚真实的法则紧密相联的。 真人真声,任性而发,自由自在,意姿天然,散文那神形自如、亲切自然的美学风范与宽泛肚量,作 为人类充分表达其精神情感的有效载体,必须以坦诚率真的人格本色及生活真实作为价值基础。虚构 参与散文,无异于将白玉着色,哪怕白玉被染得极鲜艳、极精彩,然而终归白玉成了“彩玉”。散文 变味了,真正的散文美便消匿了。散文大家们皆不主张散文虚构,反对凭空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