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媒妁在当代婚俗中角色意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媒妁在当代婚俗中角色意义

试论媒妁在当代婚俗中角色意义   [摘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媒妁’这一特殊婚俗现象产生之日起,就携带了特定的文化含义,成为了一种特定的文化符号。在中国传统的婚姻缔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自西周延续至今,三千年的风风雨雨,形式虽已早就“面目全非”,但据调查发现,媒妁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没有被时代所淘汰。本文试从其产生缘起、职业利弊、职业生存现状及流变趋势等四个方面作一初步探讨。   [关键词]婚俗;媒妁;角色意义   俗云:”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亲。”媒妁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时至今日,生活在这样一个科技发达,社交媒介如此多样的社会,有人说,封建社会的残余“媒妁”已没有了生存空间。但是,据调查发现,“我们依然需要媒婆”的呼声仍然强烈。高度发达的社会,带给人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质疑和不确定因素。“网站虽多,电视相亲节目更是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眼球,可这似乎不太现实”,这是一则娅媚有关温州青年人婚姻状况的文章中所述的。   一、媒妁的产生缘起   媒妁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长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起源于对偶婚向专偶婚过渡的父系氏族社会时期。随着男子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财富的积累,使他们在社会和家庭中比妇女占有更重要的地位,男子地位变了,他们便有了让自己的子女继承他们财产的意图。父权制形成便是水到渠成了。然而,这个父系氏族逐渐取代母系氏族的革命性转变毕竟剥夺了女性长期以来所拥有的权利和地位,因而它必然要经历极其复杂而激烈的长期斗争。这种斗争反映在后世的婚姻习俗中,较早的是《易经》中多处记载的掠夺婚,如《屯卦》?o日:“屯如,迪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六二)“匪寇,婚媾”,即不是强盗而是迎亲者。《易经》系周人所作,可推论出‘媒’的萌芽期当在商周之际。《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记载下层人民生活的文献,其中有这样的记载,“非我愆期,子无良媒”――《诗经?卫风?氓》。可见在当时男女虽已定情,但是还是需要媒人的介入作为证明,使得他们的交往和结合合法化。但‘媒妁’一词最早是在《孟子?滕文公下》出现的,“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经上升为婚姻合法性的保障和必经之路。远远超出了婚姻介绍人的职责,上升到了一种道德高度,成为了评价当事人品行的标尺。可见在西周时期,在周礼的旗帜下,婚制还是相当严苛的。故周政府还设立了专门的“媒氏”机构。据《周礼?地官?媒氏》记载:“媒氏掌万民之判”,“掌万民之判”,“判”即婚姻,也就是管理人们的婚姻,明确了媒人的职责。随着朝代的更替,婚姻制度也更加完备。   二、媒妁职业的利与弊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当代社会,媒人的声誉一直都不太好。但作者本人认为对于媒妁的社会功能还应该辩证的来看待,即从对于社会的利和弊两个角度。现实中,人们对于媒妁的评价,除“成人之美”说和封建包办婚姻的“代言人”、买卖婚姻经纪人等,再没有对此进行深入讨论的了。从最初的西周设立“媒氏”这一官僚机构执掌婚姻礼仪制度,经历历朝历代的演变。“媒妁”所承担的角色也在变化,随着媒妁人数增加,他们的声誉也愈来愈差,究其原因,一是行媒人往往出身低贱,素质良莠不齐,使得他们长期受到人们的鄙视和厌恶。二是因为媒婆们大都是一些巧舌如簧、利欲熏心且庸俗不堪的“恶媒”,替人说媒的目的都是为了钱财,昧着良心办事。   时至今日,两千多年前就被人们贴上了“标签”的媒妁,还是没洗刷净身上的污垢。因自古以来,媒人为人说媒,必求报酬。图谋婚配双方的钱财,是促使一些媒人不惜坑蒙拐骗,自毁名誉的真正原因。有俗语说:“贪贿说风情。”   据调查得知,说成一桩媒的媒人的酬劳从20年前的200元增加到现在的2000-4000不等,多数时候还要附送一包糖,两条烟等。有时候,男女双方都要给钱,给婚姻当事者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在金钱的诱惑下,媒妁们互相“勾结”,以此获取更多的报酬。因此媒人互相结合,互通消息,当然好处也是均分。   可是我们不管多么恨媒婆,在现实社会中还总是希望有人替我们牵牵线,且不说,媒婆在古代封建社会中拥有与“与父母之命”相当的地位,掌握着婚配大权,就是当代社会,虽说提倡自由恋爱,婚姻自由,有人却说:“当我们自由了,似乎我们又不知道如何去找对象了。”似乎我们的血液里缺少这种自我把握命运的基因,几千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有章可循’的生活。有些地方,即便是自由恋爱,也要找个媒婆做主桌上,这或许就是受“无媒不成婚”的影响。   和古代媒妁相比,当代媒妁的仅承担着“婚姻介绍人”的责任,不像之前的媒人,不仅要负责婚前的“六礼”中每一项的具体事项。就是到了结婚之后,一旦家庭不和睦,就要找媒人去说合。当代媒妁的只是帮两家互通消息,穿针引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