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书音注语料价值
道书音注语料价值
摘要:道教文献在辞书编纂和文献校勘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章利用道书中的音义材料并结合道教文化,从收字、注音等方面对《汉语大字典》的缺漏作补正,并对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作了校勘。
关键词:道书音义;汉语大字典;酉阳杂俎
中图分类号:H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017(2007)05-0066-03
我国的巫鬼文化非常发达,在道书中有关各种鬼神名称、灵咒方术的记载相当多,其中成书于六朝时期的道教科律文《女青鬼律》不但记载了各种鬼神之名,在一些表示鬼名的奇字旁还加注了音义,是一篇名副其实的录鬼簿。另外一篇约成书于南宋晚期的道书文献是《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直音》,它是对道教著名经典文献《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中的疑难僻字进行注音。从辞书编撰的角度来看,这两种道教经典还是具有一定的语料价值。现代大型字典《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收录了一些与道教文化相关的奇字、僻字,但仍有未尽完善之处,以“鬼”部为例,《汉语大字典》“鬼”部共收211字,其中160多个字无书证,占鬼部总数的三分之二强,少数表示鬼名的字则注音未详,而《道藏》[1]中所收道教文献在这方面恰可弥补辞书的缺漏,我们从辞书编纂的角度,就收字、注音和举例三方面对《汉语大字典》(文中或简称《大字典》)的遗漏作点补充。
一、道教文献中有些俗字出现比较频繁,《汉语大字典》虽然未收列,但音义可考。例如:
?场逗河锎笞值洹肺词铡棒x”,但有一个“?础弊帧*矗?《集韵》卢回切,平声灰韵来母,音léi,指雷鬼。
道经中有一“?场弊郑?如《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卷三一:“苍龙九首,火帝七身,蜿蜒百里,喷烟闪精,日月为目,气如奔云,甲错黑顽,护世保民,负载?开常?是道真形。”(1/208/a)《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直音》:“?常?音?尽!保?1/420/c)道教文献中的“?场币粢逵搿蔼础毕嗤?,必是“?础钡囊焯逦抟伞?
另外,道经中某些表音的奇字、僻字,虽然在音义研究上价值不大,但却透露出许多汉字文化学和社会语言学方面的信息。陈原先生在考察汉字的社会语言学时曾说:“一个表面上奇怪而实际上不奇怪的现象是,无论哪一个时期,借词所用的汉字往往在原来的汉字左旁加一个‘口’――这个‘口’表示这个汉字是音译的借词。汉字系统不是拼音文字,因此,它在创造新字时只能采用一种指示符号(例如‘口、气’)加在原来的汉字作为偏旁,顺理成章,符合汉语的造字法。”[3]他举《西游记》第七回如来佛所出示的“六字真言”,即??、嘛、呢、叭、?恰?恕U饧父鲎直臼欠鸾讨溆锏姆⒁簦?要转换成汉字,就在表音字旁增加一个意符“口”。而道教文献中的咒语多是在原字上增加一个“鬼”部,以突显道教文化色彩,例如:《太上玄灵斗姆大圣元君本命延生心经》有一段咒语,文曰:“?丁?贰?浮?埂?骸?弧?肌?健!保?11/345/b)其中的“?弧?肌?健毕匀皇窃谀庖糇帧傲ā?恕⑦浮钡幕?础上增加鬼部而成,其他几个如“?浮?埂?骸庇κ恰?薄⒛亍?}”的发音。道书将原来的意符“口”置换或增添为“鬼”,以与道教神怪之事相呼应。按照这一思维,从文化学的角度也可考辨道书中其他俗字,例如:
?尽逗河锎笞值洹肺词铡蔼尽弊帧!蔼尽庇κ恰邦浮钡脑雠运鬃帧!逗河锎笞值洹贰巴?部”:“罡,星名,即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抱朴子内篇?杂应》:‘又思作七星北斗,以魁覆其头,以罡指前。’”
在道教文献中“罡”又俗作“?尽保?如《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卷三七“七星除妖品”:“本命之日诵咏是经,子魁午?荆?丑未二宫,下临生位,七星回阳,延兆天年,赐寿无疆。”(1/248/a)《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直音》:“?荆?音冈。”(1/421/c)在这里,一方面“罡”可能受“魁”的外部影响而发生偏旁类化,另一方面也是受道教仙鬼文化的内在驱动而俗变成“?尽薄T偃纾?
“?Α币彩恰邦浮钡乃鬃帧!逗河锎笞值洹匪湮词铡蔼Α弊郑?但依据道经中文献用例仍可考知其音义,例如:《天老神光经》:“当(挡)吾神气者死,背吾神气者亡。一秽不去者,斩付魁?Γ?急急如律令。”(18/670/b)“??”本是“罡”的正字。《字鉴》卷二“唐韵”:“??,居郎切,《说文》:‘山脊也。’俗又加山作??、罡,皆非。”《古俗字略》卷二“阳韵”:“??,古郎切,山脊高也。??、罡并俗。”[3] 在道经中也习用“罡”指北斗星的斗柄。如《太清道林摄生论》:“凡欲行来,常存魁罡在头上,所向皆吉。”(34/470/c)在上述《天老神光经》中,“罡”以正字“??”的面目出现,受道教文化影响,增傍俗变为“?Α薄?
以上“?尽焙汀蔼Α弊魑?“罡”的俗字,都添加了意符“鬼”部,从而打上道教鬼神文化的烙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