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野生白芨繁殖驯化及种植技术研究
野生白芨繁殖驯化及种植技术研究
摘 要:该研究通过开展野生白芨繁殖驯化及种植技术试验,分析了野生白芨的繁殖驯化种苗与组培种苗效果,结果表明,野生白芨种苗的种植成活率高达97.8%,而组培种苗的种植成活率仅为70.1%,野生白芨种苗种植的出苗率较组培种苗高27.7个百分点。此外,有机肥7500kg/hm2+复合肥1200kg/hm2和农家肥7500kg/hm2+有机肥3750kg/hm2处理,其产量较对照组提高了69.77%、82.95%和60.53%、75.2%,可见兴农有机肥的施用量与产量有密切关系。从野生白芨种苗和组培种苗种植产量来看,建议大量采用野生白芨驯化种植来获得白芨块茎种苗。
关键词:白芨;繁殖驯化;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1-0136-02
白芨(Bletilla striata)为兰科白芨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生长缓慢,李时珍谓“其根白色,连及而生,故日白及”。其花紫色或淡红色,且有肥厚肉质的可供药用的块状假鳞茎,性苦、甘、涩、微寒,有收敛、止血、清热利湿、消肿生肌之功效,主治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外伤出血、疮癌肿毒、皮肤毅裂等,兼具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1]。白芨繁殖通常以分株繁殖为主,但其繁殖效率较低,难以满足规模化种植的需要,现普遍采用组培快繁技术培育组培苗,但是组培苗的种植的白芨品质退化严重,通过野生白芨的驯化繁殖实生苗,不失为一种保障白芨品质的有效繁殖方法。长期以来,白芨的野生资源被过度采集,已濒临灭绝,药源趋于枯竭,同时组培种苗退化严重,因此开展对其野生白芨驯化和人工栽培技术的研究已迫在眉睫[2-6]。本实验选择野生白芨作为实验材料,研究野生白芨驯化种植技术,以寻找最适栽培条件,有利于生产出质量稳定的地道药材,为野生白芨的快速繁殖提供参考,以及为白芨优良品质种源储备提供保障。
1 材料
野生白芨种苗均为盘县保基农民采挖越冬芽无损的根状茎,组培苗为与野生白芨种苗相同种的组培。有机肥采用贵州花溪兴农有机肥厂生产的“兴农牌”有机肥。
2 驯化及试验方法
2.1 驯化繁殖场地 盘县保基乡垤腊村证谊中药材种植协会基地,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海拔900m,属河谷湿热气候类型,年平均13.8℃,无霜期为282d;年降雨量为1378.5mm。土质为酸性红壤土。选择半阳半阴、土壤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温暖潮湿、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块,将所选择栽培地深耕或深挖15cm以上,清除杂草和草根等杂物,将土壤整细耙平,整平待种。
2.2 驯化繁殖方法 采用垄作栽培,随机区组排列,按宽120cm、高12cm起畦,然后畦与畦间的步道宽25cm。栽植时按株行距20cm×20cm开穴,深5cm开沟种植。种植前将白芨种苗用6%抗坏血酸水剂浸种30min后种植,种植后在其上覆盖6cm厚的细土。小区宽1.2m,长15m,小区面积18m2,窝距0.20m,6行区、每行40窝、每小区240窝,密度为90000窝/hm2。田间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共设8个处理:处理1:有机肥7500kg/hm2;处理2:复合肥1200kg/hm2;处理3:复合肥600kg/hm2+有机肥3750kg/hm2;处理4:有机肥7500kg/hm2+复合肥1200kg/hm2;处理5:有机肥3750kg/hm2;处理6:农家肥7500kg/hm2;处理7:农家肥7500kg/hm2+有机肥3750kg/hm2;处理8:空白对照,即不做任何处理。将各处理的各种肥料在起垄前一次性均匀撒施。两年收获期进行测产分析。
2.3 种植管理 每年在苗出齐后用6%抗坏血酸水剂喷施2次。雨季注意排水,在雨量较多的年份,可以用吡虫啉1000倍液或地虫绝杀1000倍液喷施畦面1~2次,用润苗500倍液或用200倍液生石灰水浇灌畦面,以防止蚜虫、地老虎和根腐病的危害。
3 结果与分析
3.1 野生白芨种苗与组培苗种植成活率比较 种植要求相同的地块采用随机5点取样调查法,每点调查20?O,调查野生白芨种苗和组培种苗的种植成活率详见表1。从表1可见,野生白芨种苗种植成活率高达97.8%,而组培种苗种植成活率仅为70.1%,较野生白芨种苗种植成活率低27个百分点。
3.2 不同种植方法对产量的影响 2017年2月对白芨进行测产,得到相关数据,详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肥力对野生白芨种苗和组培种苗种植的产量影响较大,不同处理之间产量相差较大,野生白芨种苗种植和组织培养苗种植都是处理4、7产量最高,较对照提高了69.77%、82.95%和60.53%、75.2%,处理1相对较高,较对照提升60.98%、52.53%;通过合理施肥,其产量较对照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