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混合痔效果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混合痔效果分析

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混合痔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混合痔的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4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行传统外切内扎手术,观察组应用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 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24、48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3 d止痛剂应用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P0.05)。 结论 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混合痔的效果显著,可降低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   [关键词] 混合痔;铜离子电化学;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R657.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7(b)-0065-03   随着人们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的变化,痔疮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其中混合痔是临床常见的痔疮类型之一。与单纯内痔或外痔相比,混合痔的治疗更复杂,临床上以往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治疗混合痔[2],易引起水肿和感染,且复发率较高[3]。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方法是一种临床治疗痔疮的新方法,已在临床中有一定的应用[4]。本文探讨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40例混合痔患者,均经内镜及指检确认患有混合痔,诊断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肛肠学组制订的《痔诊治暂行标准》,为保证研究对象同质性,要求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因痔疮就诊,身体状况可,治疗前1年内无手术史,平时可正常运动和饮食,未合并严重糖尿病、高血压及恶性肿瘤等疾病,心肺肝肾功能正常。随机将1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中男性49例,女性21例;年龄25~64岁,平均(48.37±6.59)岁;病程1~6年,平均(2.74±1.10)年;疾病严重程度:Ⅲ度41例,Ⅳ度29例。对照组中男性47例,女性23例;年龄24~63岁,平均(47.80±6.46)岁;病程1~6年,平均(2.37±1.32)年;疾病严重程度:Ⅲ度43例,Ⅳ度2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疾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对症支持治疗及相应护理。对照组行传统外切内扎手术,术前灌肠1次,术中取结石位,骶椎麻醉,术后乳酸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磷酸二钠静脉滴注,每次上下午各一次,一直用到患者退热后3 d,再改为口服甲硝唑片和阿莫西林,再连续应用3 d。除不可耐受的疼痛,术后不应用止痛药物。观察组患者应用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术前处理与对照组相同,术中应用铜离子电化学治疗仪,将应用铜丝制成的0.7 mm直径,10 mm间距的针形电极刺入齿状线附近痔组织,深入1 cm左右持续5 min左右,后向更深入的位置治疗各痔区,对于齿状线以外的外痔,则用剪刀剪掉,并止血。术后处理与对照组相同。   1.3 研究指标及评价方法   ①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②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水平,应用视觉模拟评价量表(VAS)对两组患者术后12、24、48 h及术后3 d内止痛剂应用次数;③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包括术后尿潴留、伤口水肿及感染或延迟愈合;④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的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经Epidata双向核查输入计算机,应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的比较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12、24、48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3 d止痛剂应用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术后发生尿潴留5例,伤口水肿7例,延迟愈合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术后发生尿潴留12例,伤口水肿9例,延迟愈合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7.14%;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