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骨质疏松症社区诊疗管理模式探索
骨质疏松症社区诊疗管理模式探索
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是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但目前其防治现状却不甚乐观,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如何管理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是各国学者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为防治骨质疏松症及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再次骨折的发生,上海市开展了骨质疏松症社区诊疗管理规范试点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对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和防治现状,国内外的管理模式,上海市防治网络的建立,社区诊疗管理模式的建立进行论述,并提出对骨质疏松管理模式的展望与困惑。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管理模式;社区诊疗中图分类号: R195文献标志码: A
Abstract:ObjectiveMethodsResultsConclusionOsteoporosis and osteoporotic fractures are important public health problems in China, but at the moment,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it are not optimistic,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obvious.How to manage osteoporosis and osteoporotic fractures is a problem which scholars all over the world have been exploring. In order to prevent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osteoporosis and secondary fracture after fragility fracture, Shanghai carried out the osteoporosis community standardiz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ilot work, and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This article carries on the discussion on five aspects, including the epidemiology and the situation of osteoporosis,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mode, the establishment of Shanghai city control network, community management mode, and prospects and perplexity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management mode.
Keywords: osteoporosis;management model;communit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1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和防治现状
在美国,50岁以上的人群中,13%~18%的人存在骨质疏松症,另有37%~50%的人有骨量减少[1]。骨质疏松症同样是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2003―2006年全国调查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60岁以上的人群中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估算2006年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已达6 944万,骨量减少者已超2亿人[2]。流行病学资料还显示,2010年,中国大陆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达233万例次,其中髋部骨折36万例次,椎体骨折111万例次,其他骨质疏松性骨折86万例次,为此医疗支出94.5亿美元[3]。据预测,至2050年,中国大陆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将达599万例次,相应的医疗支出达178亿美元和254亿美元[3]。而骨?|疏松性骨折再发风险高,发生一次椎体骨折后再发椎体骨折的风险将增加5倍,发生一次髋部骨折后再发髋部骨折的风险将增加2.5倍,其他部位骨折风险增加2~3倍[4-5]。
然而,目前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现状却不甚乐观,主要存在几方面问题:① 公众知晓率低、就诊率低。各国报道的骨质疏松症知晓率为45%~62%,且与受教育程度有关[6];就诊率低与患者担心治疗的费用、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合并症太多有关。② 对高危人群早期筛查缺乏准确性较高且简便易行的筛查手段。③ 骨质疏松症确诊采用的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DEXA)价格昂贵,尚未普及。④ 临床医师对骨质疏松症不够关注,造成低诊治率。⑤ 临床医师骨质疏松症规范诊治程度不够,造成误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