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预应力钢结构拉索参数研究进展
预应力钢结构拉索参数研究进展
摘要: 拉索参数的确定是预应力钢结构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总结了预应力钢结构中拉索关键参数的研究状况,着重分析了存在问题和研究趋势,并结合竖向预应力钢结构体系简要介绍了一种新的拉索参数确定方法。
Abstract: The determination of cables parameters is one of the key problems for pre-stressed steel structure.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on cables parameters in pre-stressed steel structure, and put emphases on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searching trend, then introduced one method to determine cables parameters for vertical pre-stressed steel structure.
关键词: 预应力;钢结构;拉索;参数
Key words: pre-stress;steel structure;cable;parameters
中图分类号:TU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6-0157-03
0 引言
预应力为钢结构带来了巨大的创新潜力,无论对于结构体系形式,还是在提高性能、节省材料等内在品质上,预应力都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预应力钢结构学科从诞生到现在经历了近七十年,从最初的预应力钢梁、钢屋架和钢栈桥等发展到预应力刚架、空间桁架、网架及网壳结构,以及索网、索膜、弦支穹顶等新型结构[1]。近年来我国预应力钢结构的发展势头尤其迅猛,这既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建筑领域的外在表现,更是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对于建筑结构内在的技术发展要求。
通过拉索实现对钢结构施加预应力,是预应力钢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因此,拉索在预应力钢结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确定拉索参数,包括拉索直径及拉索初拉力,成为预应力钢结构关键的学术问题。
1 基于结构拓扑关系,确定初始预应力分布模态的研究
近20多年,预应力空间钢结构的研究和应用一直是热点;其中拉索的初始预应力分布模态是一个关键问题;国外起步相对较早,近10年则以国内为主。
基于平衡矩阵理论确定索穹顶初始预应力分布,Pellegrino和Calladine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做了开创性的工作[2][3]。2001年,袁行飞、董石麟[4]针对Geiger提出的索穹顶体系,从其特有的杆件拓扑关系入手,提出了整体可行预应力概念,即“杆受压、索受拉;同类杆件初始内力相等;满足整体自应力平衡”,依据该准则确定初始预应力分布,进而利用优化方法求解预应力水平系数,获得索穹顶的最终预应力。2003年及2004年,分别根据肋环型索穹顶和葵花型索穹顶的结构特征,从节点平衡入手,推导出初始预应力分布的快捷估算公式[5][6]。2007年,基于上述整体可行概念,Yuan等[7]提出了一种能够求解各种索穹顶结构的整体自应力模态方法(DSVD法),并对具有多个整体自应力模态的索穹顶结构,以外圈环索初内力最小为目标、以各模态组合系数为参数进行优化,获得最终预应力。2010年,Wang等[8]考虑拉索自重,对Geiger索穹顶的上述预应力分布简化计算理论进行了完善。
通过上述研究,可以比较方便的确定拉索预应力分布,而且具有明确的结构概念,利于定性判断,纵观上述研究还深刻体现了“提出一般概念和准则→个体研究→归纳更普遍的方法”这样一条螺旋递进思路;但上述文献同时指出,最终的预应力度则需要根据后续各荷载工况进行优化分析来确定,并研究了不同优化模型和算法。2010年,刘学春、张爱林[9]首次将粒子群优化算法引进到预应力钢结构优化中,考虑荷载多工况作用,对几何形状、预应力度、截面尺寸实现同步优化,研究成果应用于2008奥运会羽毛球馆。通过优化分析确定拉索截面和预拉力,是一种方法,并具有精确性。但是优化工作量较大,特别是难于反映拉索参数与结构性能的影响关系,或者说难以定性甚至简捷的定量确定拉索参数。
类似于索穹顶初始预应力分布模态的定性或简捷定量的确定方法研究,关于弦支穹顶预应力值的这种确定方法也得到了一定研究。
2003年,康文江、陈志华等[10]针对Lamella弦支穹顶的拓扑关系及目标工况的竖向静载受力特点,根据力的节点平衡,推导出拉索内力预估公式,继而再通过目标工况的静力、动力分析,迭代修正,获得最终拉索预拉力。
2010年,Cao等[11]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梁氏族谱之祖系.doc VIP
- 工程维修委托协议合同书.docx VIP
- 《RPA财务机器人实训教程》教案示例.docx VIP
- 2023年3月scratch图形化编程等级考试试卷(四级)不带答案.docx VIP
- MITSUBISHI三菱CC-Link IE现场网络Basic远程I_O模块用户手册.pdf
- 2025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题(天津市区卷).docx VIP
- 《GNSS原理及应用》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偷窥漫画第一季完整.docx VIP
- 2023《传统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问题研究—以辽宁鞍山市为例》7400字.docx VIP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件-2024年高教版研究生新中特教材.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