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俄日北方领土问题产生历史根源
                    浅谈俄日北方领土问题产生历史根源
    摘要:至今,“北方领土”问题仍是俄日两国关系中最大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限制着两国关系的发展。“北方领土”问题的出现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及特定的国际政治环境,本文将就其产生的历史根源作浅显的论述。 
  关键词:俄罗斯;日本;北方领土;历史根源 
   
  2010年11月1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登上了与日本有争议的国后岛。据日本媒体报道,这是俄方包括苏联时期在内的首位国家元首登上北方四岛。这一事件牵出了两国之间“间断性搁置”的领土主权争端,使俄日之间的“北方领土”问题重新浮出水面。 
  “北方领土”问题由来已久。这一概念从广义上讲,是指日本曾经占领并统治过的萨哈林岛(我国原称库页岛,日本称之为桦太岛)北纬50度以南地区和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千岛群岛,狭义的“北方领土”即指“北方四岛”。北方四岛至今仍被日本岛内居民和一些学者认为是日本的“北方固有领土”,系指二战结束前日本统治的择捉岛、国后岛、色丹岛和齿舞群岛。北方四岛问题是二战后俄日遗留至今的领土主权争端,由于在北方四岛主权归属存在争议,两国至今未能签署和平条约。“北方领土”问题的出现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本文仅就俄(苏)日之间“北方领土”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作浅显的论述: 
  一、两国在争夺“北方领土”过程中的历史纠葛 
  今天,俄日“北方领土”问题的出现与两国在历史上长期争夺千岛群岛和库页岛领土有直接的联系。从两国争夺“北方领土”的历史过程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俄日两国对于“北方领土”争夺的态势,一直处于优、劣势的交替状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855年2月到1905年9月,这一时期在对“北方领土”的争夺中,积极对外扩张的俄国处于优势。在近代殖民扩张史上,由于地理和历史上的渊源,日本人无论是出现在千岛群岛的南部还是库页岛的时间都早于俄国人。在江户时代,北方四岛就已成为日本的松前藩。到1644年日本出现了世界上绘制北方四岛最古老的地图。而根据1984年莫斯科出版的《18世纪上半叶俄罗斯在太平洋北部的探险》一书记载,俄国哥萨克在俄罗斯历史上首次发现堪察加对岸的千岛群岛已是1691年。[1](P.41)此外,俄国进入库页岛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而日本则在17世纪初。这样,当俄国和日本在千岛群岛和库页岛相遇后,发生了尖锐的领土矛盾和冲突。为了解决争端,1855年2月7日,俄日签订《日俄友好条约》。应该说这是两国最早的划界条约,其主要内容为:“1.以择捉岛与得抚岛之间为日俄两国边界,择捉岛属于日本,得抚岛及其以北的千岛群岛属于俄国。库页岛不划出特定边界,维持原状。2.日本向俄国开放函馆、下田、长崎三港。”[2] (P.239)通过这一条约俄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并首次以千岛群岛划定了两国的边界线。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迫使中国政府将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大片领土割让给俄国。此后,俄国对库页岛南部的日本殖民点施行了驱赶政策。由于日本在与俄国争夺库页岛时实力不足,且正忙于争夺朝鲜和中国台湾,因此双方通过交涉决定通过领土交换的方式解决库页岛的争端。1875年,俄日两国签订了《库页岛#8226;千岛交换条约》,条约使得俄日两国达成协议:日本将当时所占领的库页岛一部分的权利交与沙皇俄国;作为取得本条约中第一款所载的库页岛权利的补偿,俄国将所领有的千岛群岛,共计十八岛的权利让与日本。该条约的签订,形成了日本完全控制千岛群岛,俄国完全控制库页岛的局面;结束了俄日两国在划分领土问题上的争论,第一次完整地划分了两国的领土。可以看出,在该阶段的领土争夺中,日本的综合国力不如俄国,处于被动的局面。也正是由于俄国在对日的领土争夺中短期内所表现的强势也促使不甘示弱的日本在日后的领土争夺中表现出了要报仇雪耻的民族情绪。 
  第二阶段,从1905年9月到1945年8月,这一阶段的俄国在日俄战争中惨败,被迫同日本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俄国爆发了赤色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对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干涉显得尤为的虚弱。此后,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联对日本宣战之前,在远东势力范围的争夺中,俄国一直处于守势。 
  在近代史上,俄国和日本一直是争夺远东势力范围的劲旅。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后,强迫中国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并割占了辽东半岛。当时这一事件对于俄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为了和日本争夺中国东北,俄国联合法德两国向东京提出警告并敦促放弃领有辽东半岛。“三国干涉还辽”使俄日两国的矛盾迅速激化。亟欲报复的日本终于在1904年2月发动了对俄战争,迫使战败的俄国在1905年9月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条约的第九条规定:“俄国政府允许将库页岛南部及其附近一切岛屿,并同该处之一切公共营造物及财产之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