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境明字义 义定则情生
张树强,山东省泗水县第一中学教师。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两处“骤得”分别出自必修二《赤壁赋》中的“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读?湘夫人》中的“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老师们在备课过程中,学生们在预习、接受知识过程中,对“骤得”二字总有疑问,甚至产生争论。疑问与争论的焦点是:“骤得”的意思是“急得、易得”还是“屡得、数得”。查找资料以明确答案,发现资料上亦是“百家争鸣”,各持观点,且有理有据。常见的观点有:
《赤壁赋》:“知不可乎骤得”的“骤”,则应作“暴疾”即“突然”解。
《赤壁赋》:“骤得”者,频数得之也,理解为“忽然得到”是不正确的。
《湘夫人》:“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句,后来每每为文人们所借用、化用。故凡此类之“骤得”,皆“数得”之义。
《湘夫人》:“时不可兮骤得”的“骤”,应作“频数”解。
而人教版高中?Z文课本对《赤壁赋》中的“骤得”注释为“数得,屡次得到”,对《湘夫人》中的“骤”字注释为“轻易、一下子”。
由王力先生编撰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骤”字有两个意义:
马奔驰。《诗经?小雅?四牡》:“载骤?V(qīn)?V”(载:动词词头。?V?V:快速的样子。) 引申为:快速、急速。《老子》:“骤雨不终日。”
屡次,多次。《左传?宣公二年》:“宣子骤谏。”
本文所谈的两处“骤得”的争论焦点正是引申义与本义的选择与确定。其实,两个意义有明显区别:“急得”强调得到的时间短,快速;“屡得、数得”强调得到的频率高,次数多。该用哪个意义应由具体语境决定,在此我们探究一下。
对《赤壁赋》中“骤得”的理解产生分歧的一个原因是,对“知‘何物’不可乎骤得”的理解不同:第一种理解为,“知‘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之幻想)不可乎骤得”;第二种理解为,“知‘时光’不可乎骤得”。
第一种理解者以为:无论从结构上还是语义上看,“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都归属于后句――“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若归属于前文,语义上是割裂的。基于此,“知‘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之幻想)不可乎骤得”中的“骤得”的确不能解释为“屡得、数得”,因为“挟飞仙”“抱明月”终归是幻想,现实是一次也得不到,更不必说“数得”。是否因此而赞成“急速得”“突然得”以及其引申义“易得”呢?若赞成,语义则理解为,“知‘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之幻想)不可突然(急速/轻易)得到”。其实,这一结论仍然不堪推敲,难道“挟飞仙”“抱明月”的幻想在一个人的生命旅程里经过一定时间或努力即可梦想成真?很显然,这两个意思都不合逻辑。因此,基于第一种理解――“知‘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之幻想)不可乎骤得”的两个争论都是没有意义的。这也不得不引起我们对第一种理解的合理性的怀疑。
第二种理解者以为:文本感慨曹孟德“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自哀“吾生之须臾”“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无论是伟大如曹孟德,还是渺小如“吾与子”,都是“吾生之须臾”。所以,本段主要抒发“生命短暂”“时光有限”的哀伤。这也是“客‘何为其然也’”之所在,故“知(时光)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因“生命短暂”“时光有限”,故产生了“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幻想便自然而然,符合人之常情了。第一种理解者认为的“将‘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归属于前文,语义上是割裂的”的观点,在此便不攻自破了。“知‘时光’不可乎骤得”中“骤得”解释为“数得,屡次得到”才符合语境,知道时光不可以屡次得到,只好把这份哀伤寄托在箫声里,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自古就有名句“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此处“骤得”若解释为“急得、易得”“突然得到”,则“知不可乎骤得”又要理解成“知道时光不可以突然(很快/轻易)得到”,难道时光可以在付出努力或静心等待后得到吗?显而易见,这一解释更不符合逻辑。
综上所述,《赤壁赋》中的“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中的“骤得”意思是具体明确的,解释为“数得,屡次得到”。
对《湘夫人》中“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中“骤得”的理解产生分歧的一个原因是:对“时”的理解不同:第一种理解为,时间(时光);第二种理解为,时机(时运)。
第一种理解者以为:《赤壁赋》“不可乎骤得”句是化用《楚辞?湘夫人》之辞而成,二者一脉相承,都指“时光不可乎骤得”,“骤得”都解释为“数得,屡次得到”。因此,原句即解释为“时光不可多次得到,我姑且逍遥,从容自在”。传达出在与湘夫人相约不逢后,湘君把握眼下时光,寄托失落无奈与无限惆怅之情。
第二种理解者以为:湘君与湘夫人相约不逢,湘君认为是时机不对或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