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世说新语》对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启示
《世说新语》,原名《世说》,宋临川王刘义庆撰,是当时志人小说著作中唯一完整地保存下来的集大成的文言志人小说集,带有纂辑的性质,当然也有据传闻撰写的。有梁代刘峻注,引书四百余种,以博洽著称,今多不存,因此也是珍贵的史料。
《世说新语》按照类书的形式编排,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篇,以类相从。内容主要记述自东汉至东晋文人名士的言行,尤重于晋。《世说新语》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仅谈它中学生作文的启发。
一、审题立意体现大众的基本评价标准
书中表彰了一些孝子、贤妻、良母、廉吏的事迹,比如下文中的嵇康。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曰:“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如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容止》)
诸如此类,写出了对优秀人物仪表风采的关注,对其人格修养的仰慕。
本书也揭露和讽刺了士族中某些人物贪残、酷虐、吝啬、虚伪的行为,比如下文提及的曹丕。
魏文帝忌弟任城王骁壮。因在卞太后阁共围棋,并啖枣,文帝以毒置诸枣蒂中,自选可食者而进;王弗悟,遂杂进之。既中毒,太后索水救之;帝预敕左右毁瓶罐,太后徒跳趋井,无以汲,须臾遂卒。复欲害东阿,太后曰:“汝已杀我任城,不得复杀我东阿!”
本文写出了曹丕心狠手辣、鸩杀胞弟的残酷内争,读之令人心寒胆颤。
结合中学生写作的现状,我认为文章的中心应惩恶扬善,宣扬正能量,抵制负面情绪。纵观当下的中学生写作,立意不高,人物形象不够鲜明。比如写“妈妈的爱”一类文章,大部分同学都会把妈妈塑造成为一个大大咧咧、????嗦嗦、不知进取、刁钻挑剔的形象。虽然文章最后无限深情地大呼“妈妈爱我,我爱妈妈”,但毕竟不符合主流价值观对于女性形象的界定,也让人觉得不符合中学生正确的认知。
中学生应该多多阅读《世说新语》一类文章,反复诵读,感受文章中传达出来的善恶分明、立场坚定的意识,力争让自己的写作是非分明,立意高远。
二、塑造人物务必坚持以人为本
《世说新语》对人物的褒贬,不持狭隘单一的标准,而是以人为本体,对人的行为给予宽泛的认可。高尚的品行,超逸的气度,豁达的胸怀,出众的仪态,机智的谈吐,或勉力国是,或忘情山水,或豪爽放达,或谨严庄重,都是作者所肯定的。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准上信至。看书竟,默默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雅量》)
谢公就是谢安,他内心对于战争的胜利不可能是无动于衷的,但是表面上看来他波涛不惊,这篇小文章写出了他临大事而不乱,喜怒不形于色的君子风度。
面对大事,魏晋名士自得沉静儒雅,而相反是一些生活中的琐碎事情,常常牵动他们的内心真情,让他们显现出温柔细腻的一面。
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桓温是一代枭雄,看着自己亲手种植的柳树长大尚且会发出时光去之何速的感喟,以至于泪如雨下,唏嘘伤感,动人心魄。
由此可见,《世说新语》在塑造人物的时候,并不主观界定人物的身份,类型化角色化一个人物。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世说新语》在塑造人物时还是很客观的,以人为本,去掉人物的外在身份,还原他作为一个人的本真。
看看现如今中学生的作文,人物塑造干瘪无味,好人面慈心善,坏人必定尖嘴猴腮、一无是处。人物首先失真,又怎能立于纸背,更遑论打动人心。
三、在对自然的感悟中体味人生况味
自然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所在,提供我们衣食住行,又刺激我们的感官,让我们产生各种复杂的情感和思索,同时疗救我们身体和精神的各种病痛。魏晋时期,适逢动乱,战争连连,人们更加亲近自然,在自然中平复自己。
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
大自然的春夏秋冬,花开花落,一如人生在世的生来病死,繁华落幕,魏晋人士把精神生活从变幻的社会关系中拔出,切近生命的底蕴,在对自然的感悟中体味人生。
今天中学生的写作,高兴悲伤都写得歇斯底里,完全缺少一种深沉的思索。我们大可以向魏晋名士学习,从大自然中获得灵感,在对大自然的描摹中表达对人生的思索。比如文章中出现自然环境的描绘,我们就要注意不仅写出景物的特色,还要传达作者内心独特的体验。
四、注意人物的动作语言真切鲜活
魏晋崇尚玄学清谈,士人常宴集论辩,语言追求机智敏捷。习惯成自然,不自觉当中这种语言常常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来,一句话说得漂亮,便会流布四方,带来美誉。《世说新语》各篇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