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桐城派古文的发展、中兴与末路.docVIP

第三章 桐城派古文的发展、中兴与末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桐城派古文的发展、中兴与末路.doc

第三章 桐城派古文的发展、中兴与末路 桐城派与“桐城三祖” 桐城派是清中叶形成的一个以学习唐宋古文相号召的散文流派,其创始人是同出于安徽桐城一邑的方苞、刘大櫆、姚鼐,号称“桐城三祖”。 桐城派的分期与代表人物 分期 时段 代表人物 初创期 康、雍、乾年间 方苞 刘大櫆 姚鼐 承守期 嘉、道、咸之间 管同 梅曾亮 方东树 刘开 姚莹 中兴期 咸丰中至同治、光绪初年 曾国藩 薛福成 黎庶昌 张裕钊 吴汝纶 复归期 光、宣年间 吴汝纶 马其昶 姚永朴 姚永概 五四文学革命与“桐城谬种” 新青年》刊钱玄同寄胡适之信 惟选学妖孽,桐城谬种,见此又不知若何咒骂。虽然得此辈咒骂一声,便是价值增加一分也。[1917.2] 惟选学妖孽所尊崇之六朝文,桐城谬种所尊崇之唐宋文,则实在不必选读。[1917.7] 彼选学妖孽与桐城谬种,方欲以不通之典故与肉麻之句调戕贼吾青年。[1917.7] 然对于迂谬不化之选学妖孽、桐城谬种,实不能不以如此严厉面目加之。[1917.7]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后桐城派的发展与危机 中国古典散文的发展,至唐代贞元、元和以后,生出古文一派。韩愈等人以恢复儒家思想统治为己任,以取法先秦、两汉奇句单行文体相号召,以改革文风文体、文学语言为内容,形成了极有声势的古文运动。古文运动荡涤了六朝绮丽委靡的文风,恢复了奇句单行散体之文的历史地位,开创了自由抒写、言之有物、简练干净、文从字顺的散文传统,使散文走向了写景、抒情、言志、议论的广阔天地 韩愈与古文的“道统”、“文统”说 在唐代古文运动中,韩愈以恢复儒家思想权威为己任,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至于孔、孟相传之道为古道,而以上至六经,下逮《庄》、《骚》、先秦、两汉奇句单行文章为古文。此种关于古道与古文传统的排列和叙述,成为古文一派道统、文统说的滥觞。 方苞、姚鼐对桐城派的道统与文统建构 姚鼐辑《古文辞类纂》于唐宋八家之后,明录归有光,清录方苞、刘大櫆,以标明文统传绪所在。 方苞(1668-1749),生于康熙七年,康熙三十年入京师,康熙四十五年进士,后因《南山集》案入狱两年,因学问好能古文,被康熙赦免,官至礼部侍郎。享年82岁。 刘大櫆(1698-1779),生于康熙三十七年,晚方苞30年,雍正四年(29岁)游京师,拜在方苞门下。享年82岁。 姚鼐(1732-1815),生于雍正十年,晚方苞64年,晚刘大櫆35年,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官至刑部郎中,充四库全书编修官。未与方苞见过面,乾隆四十年(1776)拜在刘大櫆门下。嘉庆二十年卒于江宁钟山书院,享年84岁。 方苞之“义法”说 方苞揭橥的“义法”说,规范与奠定了桐城派的古文理论基础。 “义”:言之有物,非阐道翼教,有关人伦风化,不苟作;“本经术而依事物之理”,而经术与事物之理,大凑于程朱之学。 “法”:言之有序,即古文写作的程式、法度、规模,其中又以删繁就简、言明意赅、语言雅洁为至上。 语言雅洁:不可入语录中语,魏晋六朝藻丽俳语,汉赋中板重字法,诗歌中隽语,南北史佻巧语等。 刘大櫆之“神气”说 文法与神气:古文之能事,可言论者为文法,可致意处为神气,文法可以言传,而神气则只可意会。行文之道,当以神气为极致。 因声求气法:以纵声朗诵和低声讽诵的方式阅读古文,从古文抑扬顿挫的音节字句中,体味精神气势,揣摩文脉法度,从而提高古文鉴赏与写作水平 其要只在读古人文字时,鞭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 ——刘大櫆《论文偶记》 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 ——刘大櫆《论文偶记》 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祗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 ——姚鼐《与陈硕士》 姚鼐:义理、考据、辞章三事合一 义理、考据、词章三事合一的主张,是强调思想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义理存乎识,考据赖乎学,词章本乎才。 阴阳刚柔说 姚鼐编选《古文辞类纂》。初纂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其后三十多年中又随时修订,至晚年才定稿。全书七十五卷,分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赞颂、辞赋、哀祭十三类。选文715篇,上自秦汉,下迄明清,而以唐宋八家为主。八家之后,明代仅录归有光,清代录方苞、刘大櫆,以明示古文传统所在及传绪所系。 姚门弟子 当时异之与梅伯言、方植之、刘孟涂称姚门四杰。 ——姚莹《惜抱先生与管异之书跋》 姚先生晚而主钟山书院讲席。门下著藉者,上元有管同异之、梅曾亮伯言,桐城有方东树植之、姚莹石甫。四人者,称为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