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谭盾在世界舞台讲中国故事
从20世纪70年代创作起步,到引领先锋音乐创作至今,谭盾几乎尝试了音乐创作的各种形式―歌曲、钢琴、室内乐、打击乐、协奏曲、歌剧、电影音乐、多媒体音乐乃至他自己发明的创作形式,作品总量达到90部之多。从传统乐器到大自然的石头、纸、陶、水,再到互联网和手机移动终端的微信,似乎没有谭盾不敢尝试的东西。而且,他总能带着一种自然且深邃的态度,带领大家跟着他一起“玩”。
“玩”中国国粹
2017年2月11日晚,国际著名指挥家、作曲家谭盾联手澳大利亚悉尼交响乐团,在悉尼歌剧院中心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春音乐会―月光下的庆典,通过音乐和影像反映古老的中国湖南湘西文化传统。
西方人惊奇地发现,西方管弦与中国唢呐,原声歌谣与现场交响,传统与现代完美地组合在一起,呈现了一场跨越时空的音乐对话,这也延续了谭盾一贯的“惊人”风格。
作为本场音乐会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微电影交响诗―女书》展现了目前世界现存的唯一一种完全由女性创作、传授并使用的文字,其字形飘逸舒展,字音富有乐感。整部华章是由13段微电影组成,并借助三个屏幕不同步投影,结合交响乐队和竖琴,从视觉、听觉多角度呈现女书的录影和吟唱。
对于这样的演绎,谭盾透露,整部微电影在5年前开始采风拍摄,等拍摄结束,13位女书传人中已有6位去世,现在全世界只剩下最后这7位女书传人。当观众在微电影中看到5年前她们的身影,听到她们唱着百年前流传下来的歌谣,感受到中国文化透过音乐进行的基于现在、过去和未来的一次多维度对话,这对西方音乐界来说是具有冲击力的。
谭盾说,“这次不只是把中国传统的南音,同时把澳大利亚南半球的音,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带活了,所以观众那么雀跃,那么疯狂、喜悦,最重要的是文化直指心灵,大家有心弦的共振。”
在此之前的2016年10月,谭盾率领广州交响乐团登陆天津大剧院音乐厅,奉献了一出“音乐奇观”:《霸王别姬》变成了一部钢琴与青衣的交响诗,而《风与鸟的密语》一曲则由乐团与观众拿手机微信互动完成。这样别开生面的音乐会让很多“正统”的观众瞠目结舌。
“所谓传承中国国乐,一定要把国乐变成世界的智慧和世界的语言,进入世界的教育机构,这就是我正在做的事情。”谭盾如是说:“‘玩’中国的国粹一定要外国人也跟着玩,也觉得好玩,就像中国人跟着贝多芬‘玩’,是一样的道理。”
交响诗《霸王别姬》把西方乐器之王钢琴与中国传统的京剧青衣进行混搭,创造出新奇的味道。而《风与鸟的密语》用笙、琵琶等六种中国乐器模拟鸟鸣,录制后上传到互联网。演出前,观众将这些声音下载到手机上,演出过程中谭盾引导观众用手机播放鸟鸣声,与台上乐队互动。这一做法打破了音乐会演出中“手机静音”的习惯,观众借助手机成为演出的一部分。
如此“颠覆”,谭盾不惧质疑,“玩中国国粹,要玩到让外国人也觉得好玩,跟着咱们玩才行。”谭盾说。
1957年,谭盾出生于湖南长沙郊区思茅冲,深受中华楚文化及家乡民间音乐文化的影响,从小濡染道家巫术的鬼哭神号,上初中时就显示出对音乐非同一般的热情。
文革时期,高中尚未毕业,谭盾就到农村插队,后来因为会拉胡琴,被安排在当地县京剧团,自此开启了他人生最初的音乐生涯。
根植传统的音乐家
1978年,中国恢复高考,谭盾以“农民音乐家”的身份被地方推荐,参加了音乐院校的考试。他带着一把只有三根弦的小提琴,凭着一股执着的韧劲打动了招考老师,奇迹般地考入了中国音乐教育的最高殿堂―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赵行道、黎音海直至获得作曲硕士学位。
在中央音乐学院读书期间,谭盾即锋芒毕露。他对音乐有着较高的灵性,再加上后天的刻苦发奋,逐渐成为同期学员中的佼佼者,被誉为当时中央音乐学院著名的“四大才子”之一。
1979年,谭盾22?q,创作了人生第一部交响乐作品《离骚》。在这部作品中,因使用了鼓、萧等中国传统乐器,当时被认为是前卫的音响和技术而引起争议。因为早早地打破程式和固有观念,谭盾被同道中人称为“天才”,也有不屑者认为其哗众取宠。1983年,谭盾以交响曲《风雅颂》赢得国际作曲大奖,1984年举行的“谭盾中国器乐作品专场音乐会”上演了《天影》及《双阙》等多首曲目,震撼了当时的民乐界。
1986年,谭盾荣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奖学金,赴美随大卫?多夫斯基及周文中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自此长期旅居纽约。到美国后,谭盾也曾有过在街头拉琴谋生的经历,但凭借卓越的音乐才能,很快便蜚声国际乐坛。1989年,谭盾以一首自制乐器演奏的作品《九歌》获得成功,享誉国际,从此以后,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伴随着争议的赞许之声也与日俱增,各种最具影响和众望的各大音乐奖项也“纷至沓来”。
1990年开始,谭盾进行了一系列试图把剧场表演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