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咽部影像学诊断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蝶骨大翼破坏 颅底骨皮质破坏 六、咽部肿瘤(5) (三)下咽癌(hypopharyngeal carcinoma) 亦称喉咽癌,指原发于喉外的喉咽部恶性肿瘤 发病率较喉癌低,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 可分为梨状窝癌、环后区癌及咽后壁癌,其中以梨状窝癌最常见,病理上多为鳞状细胞癌 X线:环后区和咽后壁癌表现为披裂或环状软骨后区椎前软组织局限增厚 CT: 梨状窝癌:梨状窝变形、狭窄,甚至消失,壁不规则增厚或出现突出于表面的肿块,增强扫描后明显强化 环后癌及喉咽后壁癌:椎前软组织增厚,超过1cm 下咽癌(图) 七、咽部感染性疾病 咽后及咽旁脓肿 X线:颈椎僵直,无骨质破坏。咽后壁椎前及咽旁软组织弥漫性增厚,如脓肿与咽腔相通,则可显示有气液平面 CT: 颈前或咽旁软组织弥漫性增厚伴脂肪间隙消失,提示蜂窝织炎 若肿胀软组织内有偏心性水样低密度区,边界清或不清,应考虑为脓肿形成,增强扫描脓肿壁及周围软组织强化 若椎前脓肿由结核所致则可伴有钙化,可伴有骨结核表现 MRI: 蜂窝织炎T1WI咽旁间隙正常高信号脂肪为炎症低信号取代 脓肿形成后随脓液中成分改变,T1WI可表现为低、等、高多种信号特点 八、腺样体肥大 (adenoid vegetation) 腺样体10岁以后开始萎缩,如因炎症刺激发生病理性增生,称腺样体肥大 CT 横轴显示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增厚,对称性,表面不平坦,密度均匀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边界清楚 MRI 矢状面可清楚显示腺样体肥大及鼻咽腔狭窄的程度 于T1WI呈等或略高信号,与黏膜信号等同,T2WI为较高信号 腺样体增殖 九、咽部异物 多为误咽鱼刺、骨片、果核或婴幼儿吞入玩具碎片等 异物易停留于口咽或喉咽隐蔽处,不规则或带尖刺的异物,可嵌入或刺入咽峡、扁桃体、舌根、会厌谿及梨状窝等 X线: 不透X线异物可由X线直接显示 可透X线异物或异物密度较低、较小(如鱼刺等),则必须摄片或吞钡点片摄影,或需要在钡糊中掺入少量棉絮 CT: 清晰显示不透光和半透光异物的位置、大小、形态及数量 透光性异物不能检出,但可显示异物周围肉芽肿反应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咽旁淋巴结肿大MR 咽旁肌肉侵犯MR 信号特点: 在T1WI上呈低信号 在T2WI上呈高信号 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 咽旁肌肉侵犯 咽旁肌肉侵犯 MRI可以显示鼻咽癌通过三叉神经下颌支浸润,向颅内侵犯,而CT显示卵圆孔未见破坏增大。 讨论 鼻咽癌下颌神经侵犯 讨论 讨论 鼻窦侵犯 眼眶侵犯 鼻咽癌颅内侵犯最多见是海绵窦侵犯;可以破坏前颅窝底,向上侵犯额叶;也可以破坏枕骨大孔,向后颅窝侵犯。 讨论 鼻咽癌颅内侵犯 海绵窦侵犯 海绵窦侵犯CT 讨论 颅底骨质破坏 CT:观察骨皮质敏感 表现:骨质密度减低或致密 MRI: 优缺点:观察骨皮质敏感性较差,但观察骨松质破坏敏感,可以早期发现 骨松质破坏 敏感序列:T1WI平扫 表现:T1WI脂肪高信号降低 斜坡骨质破坏 解剖特点 斜坡骨质破坏-CT 正常斜坡MR 斜坡骨质破坏-MR 斜坡骨质破坏-MR 斜坡骨质破坏-MR 斜坡骨质破坏-MR 岩骨尖破坏-CT 正常 右岩骨尖破坏 正常岩骨尖MR 层面:横断面、冠状面 序列 岩骨尖骨质破坏-MR 岩骨尖破坏MR 翼突基底部和蝶骨大翼 正常翼突基底部 翼突基底部破坏-MR 翼突基底部和蝶骨大翼骨破坏 第六节 头颈部(咽部)影像学诊断 咽部 本节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悉咽部影像学检查手段 掌握咽部正常和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掌握鼻咽癌影像学表现,了解咽部其他肿瘤和感染性疾病及异物的影像学表现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 X线 鼻咽侧位;儿童腺样体,≤8mm;下咽后壁小于10mm 鼻咽腔测量 CT 横断面和/或冠状面 软组织窗和骨窗观察 层厚3~5mm,0间隔 增强 MRI 颈部线圈 横断、矢状、冠状 T1WI、T2WI、脂肪抑制 增强 鼻咽腔轴位解剖关系 鼻咽腔黏膜下有两组肌群,一组吞咽肌群、一组咀嚼肌群,之间有脂肪间隙,即咽旁间隙 鼻咽腔较低水平,咽上缩肌与从腭部起源的肌肉会合形成围绕鼻咽腔的软组织环(Passavant’s环) 咽肌环以上,鼻咽腔侧壁没有咽上缩肌,咽上缩肌主要位于后壁,并与颅底延续 鼻咽腔CT表现 鼻咽腔CT图像形态分为四种:方形、长方形,梯形和双梯形 方形:出现在硬腭水平,前方是腭帆,后方是锥前软组织,两侧为鼻 咽腔侧壁 长方形:软腭之上,鼻咽腔前后径变长,故呈长方形 梯形:咽隐窝层面,后边较长而使鼻咽腔呈梯形 双梯形:咽鼓管隆突水平,则形成双梯形 鼻咽腔形态也与咽鼓管及咽隐窝是否张开有关 若咽鼓管闭合,鼻咽腔侧壁无突出,或只有轻微突出,若咽隐窝同时也闭合,结果鼻咽腔侧壁变平 C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