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肽类磷霉素类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多粘菌素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大.PPT

糖肽类磷霉素类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多粘菌素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大.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肽类磷霉素类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多粘菌素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大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结果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可能结果: 协同作用:联合用药后药效大于各药作用之和(1+12)如:A+B。 相加作用:联合用药后药效较任一单药稍有增加(1+11)如:A+D,C+D 拮抗作用:联合用药后药效减弱(1+11)如:A+C 无关作用:联合用药后药效不受另一种药物影响(1+1=1)如:B+D 相加或协同:如:B+C 协同或无关:如:B+D * *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注意事项 联合用药时宜选用具有协同或相加抗菌作用的药物 联合用药通常采用2种药物联合,3种及3种以上药物联合仅适用于个别情况,如结核病的治疗 注意联合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将增多 *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注意事项 联合用药时应将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适当减少,从而减少其毒性反应。 重症患者联合用药时,应选择高活性的杀菌药物 重症患者先静脉联合用药,待病情缓解后换用相对低活性及价廉的抗菌药物(降阶疗法),或换用口服抗菌药物的序贯疗法 * * 第四十一章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康红钰 学习目标 * 掌握: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熟悉:各类抗菌药物的分类及其抗菌活性 了解: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及意义 目 录 * 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 抗菌药物应用案例-合理? 普通感冒—— 口服 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脂 扁桃体炎—— 静脉 头孢哌酮/舒巴坦 q.d. 或 青霉素G钠 960万单位 q.d. 82岁女性,患肾盂肾炎,肌酐 332μmol/L —— 静脉阿米卡星 0.6 g q.d. 化脓性胆囊炎——  静脉 氨苄西林+头孢他啶 甲状腺腺瘤手术—— 静脉 氨曲南+氟罗沙星 术前3天至术后6天 抗药性 抑制或杀灭 体内过程 防治作用 和不良反应 抗病能力 致病作用 药物机体病原体三者之间的关系 机体 抗菌药 病原体 * 何谓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该不该用-有无抗菌药物应用指征 选药对不对-所选种类和品种是否合理 使用正确不正确-给药方案是否正确 抗菌药物应用合理与否的评价标准 有明显疗效 安全风险低-毒副作用少 能减少或延缓细菌耐药性发生 费用经济 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用抗菌药物的指征 重视病原学检查,尽早确诊感染病原菌种类 根据抗菌药物的药动学及药效学特点选用抗菌药物 根据临床抗感染治疗经验选择抗菌药物 根据患者的机体状况和肝肾功能选择抗菌药物 严格控制预防性用药 应尽量避免局部用药 适合的剂量和疗程 *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指征 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 混合病原菌感染 需长疗程治疗或难治性感染 毒性较大的抗菌药物应用 抗菌药物不易到达的感染部位 * * 抗菌药物作用分类-对细菌的作用 杀菌剂 A.繁殖期杀菌剂-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其他β内酰胺类) B.静止期杀菌剂-氨基糖苷类 快速杀菌剂-氟喹诺酮类、糖肽类、磷霉素 慢速杀菌剂-利福霉素类 * 抗菌药物作用分类-对细菌的作用 抑菌剂 C.快速抑菌剂-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氯霉素类、四环素类 D.慢速抑菌剂-磺胺类 抗菌药物的分类 分类 药物 繁殖期杀菌剂(A类)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霉素、利福霉素类、喹诺酮类、万古霉素、磷霉素、亚胺培南、氨曲南等 静止期杀菌剂(B类) 氨基糖苷类、杆菌肽、多黏菌素类 速效抑菌剂(C类)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呋喃类 慢效抑菌剂(D类) 磺胺类、TMP * 各类抗菌药的作用部位及机制 * *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核糖体 β内酰胺类、糖肽类、磷霉素类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多粘菌素 增加细胞膜通透性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氯霉素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 阻止蛋白质合成 喹诺酮类、利福霉素类、硝基咪唑及呋喃类、磺胺类 抑制核酸合成 目 录 * 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 *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目的及原则 联合应用目的 提高抗菌效果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防止或延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 *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目的及原则 联合应用原则-获得协同或相加作用 联合作用于不同靶位及不同机制的抗菌药物 扩大抗菌谱,尽量覆盖所有可能致病菌 *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指征 病原菌未明的严重细菌感染 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发生的细菌感染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如需氧菌及厌氧菌感染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重症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症等。 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 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HP所致胃炎或溃疡等。 * *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