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Fit用设计与时尚拯救可穿戴设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MisFit用设计与时尚拯救可穿戴设备

MisFit用设计与时尚拯救可穿戴设备   可穿戴行业不是Google Glass的独角戏。   在很多人眼里,Google Glass代表着可穿戴设备的最高水准,俨然成了整个行业的代名词,令其他厂商有了一种高山仰止的无力感。在Glass推出后的这几年间,可穿戴设备呈井喷之势,让很多人遭遇了选择障碍症的同时,也让人们对于此类设备形成了审美疲劳。   产品设计缺乏亮点,千人一面的塑料橡胶类材质,大同小异的功能设计,同质化日趋严重,而且很多都有仓促赶工之嫌,设计和做工上存在缺陷,轻则产品使用寿命大大缩减,重则引起皮肤过敏等健康问题。   这些产品中有走过场混脸熟的智能手表,还有运动手环、移动医疗设备等定位于细分市场的可穿戴产品。市场调研机构IDC在4月10日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可穿戴设备今年的出货总量将达到1900万只,而运动健身类设备由于其硬件整合度低,功能较少,成本低廉,行业门槛低,将在2018年之前继续领跑可穿戴市场。   另据Canalys在2014年2月14日公布的报告显示,今年智能腕带的出货量可能将会超过800万只,明年将增长两倍至2300万只,而到了2017年,这一数字还将扩大到4500万,接近所有可穿戴设备的40%。   你可能对于这些统计预测数据早已烂熟于心,对于被很多人鼓吹得天花乱坠的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已经提不起半点兴趣,于是当你看到某一家企业推出这类产品时,你会嗤之以鼻:能不能有点新意!   的确,单就运动健身类设备而言,我们可以很轻易地列举一系列的功能:计步、时间显示、运动量计算、摄入热量计算,再高端一点的可能还可以进行心律监测。也正是由于运动健身类设备的功能简单,行业门槛低,所以很多企业抱着玩一玩的心态,纷纷试水可穿戴,原来卖鞋的、卖衣服的、卖手机的、卖奢侈品的,搞时尚的、搞软件的、搞医疗的、搞笔记本外设的,都开始不务正业了。行业竞争的加剧使得产品的同质化更加严重,也对企业的设计研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可穿戴行业的发展并非一马平川。抛开潜在的隐私问题不谈,可穿戴产品的设计安全问题已经崭露头角。FitBit Force手环导致皮肤过敏召回,使得其他一些可穿戴设备厂商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产品。笔记本外设厂商Razer也因此推迟发布自家的可穿戴产品。   对于新品发布频繁、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可穿戴行业而言,这次召回事件不见得全无益处。至少,一些设备厂商放慢了脚步,开始关注产品的设计和安全,反思整个过热的行业背后所潜藏的问题。   外媒CNET在4月18日报道称,Nike将对旗下的可穿戴硬件部门进行裁员,专注软件开发。尽管Nike随后发表官方声明,否认这一消息,但声明中暧昧不清的言语让人对其可穿戴业务深感担忧。也许是Nike高层还在摇摆不定。但这同时也折射出整个可穿戴行业的浮躁和混乱。   行业新秀:MisFit Wearables   什么,没听说过。   John Sculley听说过吧,就是被乔布斯称为“卖糖水的”,之后又把乔布斯从苹果公司赶走的那位(让你再说我是卖糖水的!)。他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另外两名创始人是Sonny Vu和Sridhar Iyengar。他们两人在此前创立了Agamatrix――一家生产移动医疗器械的技术公司,其生产的血糖检测仪器成功通过FDA认证,并在制药巨头赛诺菲旗下以iBG Star销售,也是苹果认证的第一款iPhone医疗配件产品。   MisFit这个词看着眼熟吗?不认识?苹果著名的《Think Different》广告总看过吧,忘了的和没看过的赶紧脑补一下。其中一句台词:“Here’s to the crazy ones. The misfits. The rebels. The troublemakers. The round pegs in the square holes”。   2011年10月初,当时,三位创始人正纠结于新公司的名称。10月5日,传来乔布斯因病去世的噩耗。于是他们决定将公司命名为Misfit以此纪念乔布斯。   故事的水分我们暂且不论,但至少公司的发展也算顺风顺水,分别在2012年4月25日和2013年12月24日的首轮和次轮融资中筹得760万和1520万美元。其中第二轮融资由李嘉诚的Horizon Ventures领投。   同时,MisFit的第一款运动追踪产品Shine也没有让我们失望,并于2012年11月11日在Indiegogo发布,最终筹得近85万美元。   比之于大众熟知的Fitbit、Jawbone,MisFit Shine的名气并没有那么大,但可以用一个很贴切的词汇来形容它:小而美。   Shine采用全金属设计,航空级铝合金机身。内置Cortex M3架构的32位 EF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