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保健方法与技术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保健方法与技术研究

中医保健方法与技术研究   [摘要]国家为了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在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中对0~36个月龄儿童实施中医药健康管理指导,要求基层妇幼医务工作者在儿童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30月龄、36月龄对儿童家长辅导中医药健康保健方法和技术,引导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逐渐掌握自我保健常识,达到防病强身的目的。   [关键词]中医保健;保健方法;儿童保健   [DOI]1013939/jcnkizgsc201550195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经络学说和中药治病疗疾的简、便、验、廉的偏方、药方,是家喻户晓的中医药传统保健方法。为了儿童能够茁壮、健康成长,我国从2013年10月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0~36个月龄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要求基层妇幼医务工作者在儿童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30月龄、36月龄对儿童家长辅导中医药健康保健方法和技术,具体内容是:   1注意饮食   (1)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夜间喂奶的时间间隔不宜过短,要适当延长。   (2)调整饮食习惯,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提倡“七分饱”,避免乳食过饱,以免溢奶,并且要避免偏食,少食或不食零食,并按时进餐。   (3)食物以细、软、烂、碎为主,注意营养搭配且品种多样。   (4)少食或不食冷饮,避免着凉。   2调整起居作息   (1)睡眠时间要保证,不宜过度消耗晚上时间进行活动,尽量养成晚上休息、白天活动的习惯。   (2)要适时把尿,定时大小便。   (3)衣着要舒适,切忌紧束以免对骨骼生长发育造成不好的影响。   (4)四季过度要注意衣物添减,并根据各季节的特点进行合理的保暖,例如:“春捂秋冻”,春季注意保暖;夏季不宜过度贪凉,避免风扇直吹,空调温度过低;秋季不宜过度保暖,以免上火;冬季室内要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5)要经常外出活动,由于室内空气流动不畅,光照不足,整日待在家中不利于体质的增强。   3推拿按摩   31摩腹   (1)部位:腹部以肚脐为中心。   (2)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并拢,用四指指腹附着于小???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反复沿顺时针方向做环形有节律的按摩,以柔软舒适为度,每次1~3分钟。   (3)功效:具有改善胃肠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排泄的功能。   32捏脊   (1)部位:脊背正中两侧旁开15寸,督脉两侧的尾骨末端长强穴至大椎穴之间,属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径。   (2)操作: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无名和小指握成空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食指的前半段。操作者从长强穴开始,用双手食指与拇指合拢,用食指向上轻推儿童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督脉两侧、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路径,自下而上,左右两手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后顺序,从长强穴向上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如此反复,根据儿童体质和儿童自觉舒适度可捏拿4~6遍。从第2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中,操作者可根据儿童平时出现的不同症状,采用“重提”的手法,有针对性的刺激背部的脏腑俞穴(第三胸椎棘突下、脊柱旁开15寸是肺腧,第四胸椎棘突下、脊柱旁开15寸是厥阴腧,第五胸椎棘突下、脊柱旁开15寸是心腧,第七胸椎棘突下、脊柱旁开15寸是膈腧,第九胸椎棘突下、脊柱旁开15寸是肝腧,第十胸椎棘突下、脊柱旁开15寸是胆腧,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柱旁开15寸是脾腧,第十二胸椎棘突下、脊柱旁开15寸是胃腧,第一腰椎棘突下、脊柱旁开15寸是三焦腧,第二腰椎棘突下、脊柱旁开15寸是肾腧,第三腰椎棘突下、脊柱旁开15寸是气海腧,第四腰椎棘突下、脊柱旁开15寸是大肠腧,第五腰椎棘突下、脊柱旁开15寸是关元腧,第十八椎下(第一骶椎)旁开15寸是小肠腧,第十九椎下(第二骶椎)旁开15寸是膀胱腧),以便加强疗效。在第5遍捏拿儿童脊背时,在儿童督脉两旁的脏腑俞穴处,用双手的拇指与食指合作分别将脏腑俞穴的皮肤,用较重的力量在捏拿的基础上,提拉一下。捏拿第6遍结束后,用双手拇指指腹在儿童腰部的肾俞穴处(第二腰椎棘突下脊柱旁开15寸),在原处按揉的动作中,用拇指适当地向下施以一定的压力,揉按结合。   (3)功效:具有消食积、健脾胃、通经络的作用。   33按揉足三里穴   (1)部位:外膝眼穴下3寸,距胫骨前脊一横指,当胫骨前肌上。   (2)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或食指端按揉,每次1~3分钟。   (3)主治:一切胃肠病,各种慢性疾患,过敏性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4)功效:具有健脾益胃、防病保健、补脏腑之虚损、强壮体质的作用。   34按揉迎香穴   (1)部位:在鼻翼外05寸,鼻唇沟内侧。   (2)操作:双手拇指分别按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