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效能审核评估指标体系探究.docVIP

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效能审核评估指标体系探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效能审核评估指标体系探究

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效能审核评估指标体系探究   摘 要:为更好地发挥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效能,凸显示范效应,文章提出基地效能审核评估的思想,并构建了指标体系。通过指标的评估对基地自身进行自我纵向比较,评估基地的发展效果与其目标的达成度、目标制定的合适度、条件保障度、运行有效度、各方满意度,以期为基地更好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效能审核评估;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8)1-31-5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18.01.008   Research on the Index System of Performance Audit Evaluation of Cultural and Science Technology Integration Demonstration Base   Yu Ze,Fan Shiqing   (School of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221116)   Abstract: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effectiveness and highlight the demonstration effect of cultural and science technology integration demonstration base, 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base performance audit evaluation, and constructed the index system. Through the evaluation of the indicators, the self-longitudinal comparison of the base itself was carried out, the development effect of the base and the achievement of the target, the suitability of the target, the condition guarantee, the effectiveness of operation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all parties were evaluated, so as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the base.   Key words: cultural and science technology integration demonstration base; performance audi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1 研究背景   ??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从2012年开始设立,2012年和2014年共批准34个基地。国家基地管理办公室以及各基地都在不同程度地开展基地相关指标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评价工作。国家建设了国家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服务网站,国家层面非常重视基地的建设,先后组织了三届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负责人高级研修班。2012年第一届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研修主题包括:“文化科技融合的机制与模式”“国际文化科技融合的趋势与规律”“文化科技产业集群发展与基地建设”等[1]。2014年第二届在南京新城科技园召开,研究主题包括:“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进展情况”“文化改革发展有关情况及需要把握的问题”“城镇化进程与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我国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状况及政策措施”“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和新趋势”“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发展现状”等[2]。2017年第三届在武汉召开,研修主题包括:“国家文化科技创新战略与重点计划”“科技创新和重塑文化产业新形态”“进一步深化出版科技融合”“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助推文物事业可持续发展”“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若干问题”“广播电视‘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与今年重点工作”“艺术科技――新时期艺术繁荣与创新的翅膀”,中科院、讯飞研究院、腾讯文化产业办、武汉东湖基地等负责同志分别围绕各自工作领域做了科技与文化产业融合的专题报告,介绍了发展和运营模式[3]。   国家认定基地及连续举办基地负责人研修班,可以说明,国家非常重视基地的建设与发展。那么,基地建设成效如何,本文拟提出基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