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与临床分析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与临床分析
[摘 要]目的 了解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防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5例手足口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发病时间以2013年度第二季度为最高(49.4%),发病年龄多见于6个月至5岁,其中以1~4岁最多见(71.3%)。临床表现多为发热、皮疹,皮疹部位以手、足、口、臀、膝等为主,部分患者合并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结论 对25例病例,有针对性采取积极隔离、抗病毒与对症治疗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此外,有效的健康教育对防治该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R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8-0318-01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儿童的常见传染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2013年全年共收治25例手足口病住院病人。为了解该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现对该病所有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5例手足口病病例均来自钰华医院住院病例,由预防保健科网络直报系统和院内医生工作站导出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1.2 统计分析
采用SAS 8.1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流行特征
2.1.1 时间分布
2013年5月份发生12例手足口病,6月份发生3例,7月份发生3例,8月份发生2例,9份发生2例,10月份发生1例,11月份发生1例,12月份发生1例;构成比分别为48%,12%,12%,8%,8%,4%,4%,4%。
2.1.2 性别、年龄分布
0~6岁儿童为手足口病的高发年龄,占2013年病例数的96.6%(84/87),年龄最小为5月龄,最大为13岁,其中1~4岁病例占2013年病例数的71.3%。男女性别比例为2∶1。
2.1.3 发病地区分布
散居儿童17例,幼托儿童 6 例,学生2例。
2.1.4 接触史
25例患儿中有70.1%(61/87)有明确手足口病接触史,29.9%(26/87)患儿无明确接触史。
2.2 临床特点
①皮疹:25例患儿都伴有皮疹,手部皮疹多在手掌、手指屈侧,为淡红色丘疹、周围有红晕,如米粒状大小。足部皮疹多在脚趾、脚掌屈侧,形态如上。口腔粘膜皮疹多在软鄂、硬鄂、舌尖、峡粘膜上,为红色丘疹,小溃疡。臀部皮疹多在肛周、骶部皮肤,以红色丘疹多见。受累部位:2个部位(手、足或手、口)8例(32%),3个部位(手、口、足或臀)11例(44%),4个部位(口、手、足、臀或肘或膝)5例(20%),4个部位以上者有1例(4%)。②发热多为不规则发热:一般在出疹前1~2 d发热,总共18例,其中体温为37.5 ℃~38.5 ℃患儿共有15例;体温为38.6 ℃~39.5 ℃患儿共有2例;体温为39.5 ℃患儿共有1例。③血白细胞计数:10×109/L患儿有7例。④合并症:25例手足口患儿中合并扁桃体炎2例,支气管炎1例,肺炎1例。⑤病程:最短3 d,最长12 d,平均6 d。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EV71作为HFMD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感染性强、致病率高,其神经毒性仅次于脊髓灰质炎病毒[1]。好发于学龄前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临床上以手掌、脚掌、口腔粘膜、臀部发生水庖疹为特征的疾病,个别患儿可引起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2]。手足口病EV71病毒可以侵害神经系统,造成一系列的重症表现。出现神经性病毒反应。若患者体质较弱,可能导致呼吸循环系统衰竭。可能会发展得很快。刚开始的时候可以没什么反应,过两个小时以后很快识别,口吐粉红色唾液,说明已经水肿了。对儿童危害很大,容易造成呼吸循环系统衰竭。
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监测,如出现高热、白细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时,就要警惕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生。伴发无菌性脑膜炎时,其症状表现为发烧、头痛、颈部僵硬、呕吐、易烦燥、睡眠不安稳等;身体偶而可发现非特异性红丘疹,甚至点状出血点。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人,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致病最常见。该病的潜伏期为2~7 d,患者和隐形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亦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还可通过污染食物、衣物、患者唾液、粪便污染的手、日常用品、玩具等由消化道间接感染;此外,污染的公共游泳池以及医疗器械的交叉传播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成人大多数通过隐形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患者大多数为学龄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