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呼与浩特居住格局与传统民居探析
呼与浩特居住格局与传统民居探析
摘要:呼和浩特市作为国务院确定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曾在蒙汉文化交流的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媒介作用。本文对呼和浩特自建城至今蒙、满、回、汉四族的迁移与居住格局及其演化进行研究,进而从另一方面论述了呼和浩特城市发展。呼和浩特市传统民居受到两种文化的影响,其一是山西移民所带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另一种是当地土生土长的游牧文化,民居建筑在两种文化的影响下产生了符合当地地域性的文化表征,而且体现在呼和浩特民居上。
关键词:民族迁徙与居住格局;传统民居;呼和浩特民居建筑形式
Abstract:As a famous city of historic and ultural interests which is subject to the State Council for approval, Hohho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Mongolian and Chinese cultural exchange because of the distinctive geographic advantages of Hohhot. In the paper, for one thing migration and pattern and their evolution of four races, Hans Chinese, Manchus, Mongolian, and Hui muslim which have resided since Hohhot was built, are researched, for another the development of Hohhot is expounded. Traditional house of Hohhot is influenced by tow cultures, firstly traditional culture is brought by migrants which are from ShanXi, secondly the nomadic culture is fostered by the local. Civilization representations of civil house, which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ocal, is br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ow cultures, moreover they are embodied in folk house of Hohhot.
Key words: National migration and residential structure; Traditional dwellings;Hohhot residential architectural forms
在对呼和浩特传统民居研究前,我们首先要对呼和浩特城市发展进行了解。归化绥远城,即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的前身,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这个地区古称丰州滩[1]。其地理位置,北屏阴山,南临黄河,北朝民歌《敕勒歌》中描写的敕勒川即指这一带。16世纪初,蒙古土默特首领俺答汗 驻牧丰州滩。明隆庆六年(1572年)至明万历三年(1575年),俺答汗在此建立了归化城[2]。清乾隆二年(1737年)至乾隆四年(1739年),清政府为了防范卫拉特准噶尔蒙古部叛乱及安戍边士兵的需要,在距归化城东北2. 5公里处修建了绥远城[3]。今天的呼和浩特是由归化城(旧城)与绥远城(新城)两个城区逐步扩展形成的。清朝末年,将归化和绥远合并,称归绥。1928年,绥远建省,以归绥县城区设立归绥市,作为省会。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将归绥市改为“厚和特别市”。(图1)日寇投降后,复称归绥市。1945年,改为呼和浩特市。
一、呼和浩特民族的迁移与居住格局的形成
呼和浩特总体上说是个多民族的移民城市,从一开始建城,尤其乾隆年间以来就以蒙、满、回、汉四个民族为主要民族构成成分,这一格局至今未变。我们首先研究一下这四个民族的迁移与在呼和浩特的居住格局:
(一) 蒙古族与归化城
1. 作为原住民族的土默特蒙古族
明灭元,元顺帝退出长城,蒙古各部一度大乱。后由达延可汗重新统一各部,并大致安排了各部分地定牧的制度。他的孙子俺答汗当时率领土默特部驻牧丰州滩,即现今的呼和浩特地区。于是这里又得名“土默川”,并一直流传至今。俺答及其族属并不是土默特部人,而是孛儿只斤式,即成吉思汗族系传衍下来的支派,而土默特部则是以云硕布氏为族姓的。
土默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面抹灰技术交底大全.docx VIP
-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课件(苏教版).pptx VIP
- 【春秋航空 空客A320】ATA 32 起落架-2.pdf VIP
- 《环境工程原理》课后习题答案.pdf VIP
- 路清扫保洁项目策划投标文件.doc VIP
- 补肾化痰通经汤:开启肾虚痰瘀型青春期闭经治疗新路径.docx
- 《高等教育学概论》.docx VIP
- ISO IEC 20000-10-2018 信息技术- 服务管理- 第10部分: 概念和词汇(中文版).pdf
- 人民警察内务条令试题及答案.pdf VIP
- 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2025.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