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年谱与艺术史研究
年谱与艺术史研究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辟有“人的专史”篇,年谱和传记为其中的两章。我在西方研究中国艺术史二十余年,经常要参考中国学者编撰的年谱。我在研究傅山的过程中,也曾在其他学者编撰的傅山年谱的基础上,撰写过长文《傅山年谱补正》。当我用英文发表自己的论文和著作时,按照海外汉学家的惯例,将年谱译成“biographical chronology”,或“chronological biography”,如果直译这两个英文词,应为编年传记。但是,“biographicalchronology”这词在西方的语境中,通常类似中国比较简略的人物年表。西方虽然也有把一个人物的年谱编成_本书规模的,但数量比中国少许多。在中国的史学传统中,年谱很受重视,编得好的年谱,会被认为是重要的学术成果。年谱的编纂,有简有繁。作得简的,或是文献稀缺,迫不得已,或是资料甚为丰富,编撰者只举其大略。在近些年的学术风气下许多学者取详尽一路,数十万字的年谱屡见不鲜。
中国学术重视年谱,和传统史学注重考证以及历史文献的特点有关。年谱的编撰需要很多考证工作。我的美国朋友李慧闻女士(CejiaCarringron Riely)研究董其昌,曾慨叹,中文传记经常不提供人物的生卒年和活动的具体年份,人们重视获得科举功名的日期甚于出生日期。以《明史》卷288中的“董其昌传”为例,此传没有董其昌的生卒年,除了提到万历十七年(1589)成进士外,另有四次提到年份,很多活动并未提供具体时间。《傅山全书》收傅山撰写的传记十九篇,多数没有生卒年(这样说,不排除在其他的传记文体中,如墓志铭和行状等会记录传主的生卒年,而这类传记失佚不传)。董其昌的学生王鉴,是明末清初的大画家,人们过去都是根据乾隆十年的《镇洋县志》记载的“康熙丁巳,年八十卒”来推出他生于1598年。但我和章晖的研究证明,王鉴生于1609年。类似隋况太多,“生卒年考”便成为中国传统史学中的一道风景。当考证积累多了,还可编成专著,如陈垣先生的《释氏疑年录》,、汪世清先生的《艺苑疑年丛谈》。
考订工作还要延伸到其他文献中去。文人的诗文集有按年代先后编辑的,但很多并不如此。古代信札很少有年款,大多仅有日月,有时甚至连日月都没有。对于艺术史而言还有大量的艺术作品要处理,很多作品无年款。根据内容考订无纪年的诗文、信札、书画,将之系年,就成为艺术史学者编撰年谱的―项重要工作。
为艺术家做年谱,在清代有翁方纲的《米海岳年谱》,到了现代,陈垣先生以史学大家的身份,编撰了《吴渔山年谱》,绘画大师傅抱石先生编了《石涛上人年谱》。近年来,艺术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艺术家的年谱也越来越多。以书法领域为例,王羲之、颜真卿、赵孟?\、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王铎等皆有年谱。与此同时,一些艺术史学者还在编纂年谱的同时,撰写研究专著。譬如说,薛龙春的《王宠年谱》和《雅宜山色 王宠的人生与书法》几乎同时问世。学术专著讲究论述阐发,年谱基本上录而不述,详细记录谱主生平事迹的点点滴滴,可以保存更多的原始材料,正好和学术论著互补。当一位学者编过年谱后,就会对谱主的生平事迹了然于心,做其他方面的专门研究自然能左右逢源。
潘中华博士编撰的《钱载年谱》,是一个很有学术意义的选题。钱载是乾隆时期的重要文化和教育官员,参与了当时很多重要的文化活动,如主持中央和地方考试,为乾隆帝讲经,并出任皇子们的老师,参与纂修《续文献通考》,出任四库全书馆总阅官,主持《四库全书》的审阅,他还是卓越的诗人和书画家,加上高寿,和乾嘉时期的很多重要的文化人物都有交集。通过年谱的编撰,全面地展示他的生平和活动、他和同时代文化人物的交往,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潘中华博士虽为艺术史学者,但是在编撰《钱载年谱》的过程中,对钱载一生参与的各方面的活动予以全面的关注。她广泛搜集了翁方纲、顾列星、吴应和、钱仪吉等人对《?[石斋诗集》的点评,以及钱载批《翁覃溪诗》、《樊榭山房诗》等;钱氏家族各种文献稿抄本,如《[海盐]钱氏家谱》、《庐江钱氏艺文略》、《嘉兴钱氏世藏书画录》、《[钱氏]文汇》《文汇补编》:雍乾两朝档案、奏折、实录、起居注二十余种;清代人诗文集近二百种;引用清代画史、著录、题跋五十余种:著录钱载见存和待访画作百余件。资料不可谓不丰富。
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潘中华做了很多的考订工作。如《爱日吟庐书画别录》卷二著录了一通翁方纲的信札,并未写明谁是收信人,潘中华考证出此札是写给钱载的,并进一步根据国家图书馆藏钱载批翁方纲诗后所附钱载回信,考证出此信写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四月初二日。又如《昭代名人尺牍》卷二一录钱载致“草庐老前辈大人”尺牍,起首云:“自别老前辈,将五年矣。”潘中华考出“草庐”乃诸锦,并考出他于乾隆十九年(1754)甲戌以宫赞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