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QB 2392—1998
前 言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 FAO/WHO 1987,FCCⅥ1996 版标准。产品的各项指标都
达到美国威连生公司及申斯尼公司的标准,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本标准的分析方法是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本标准在 QB 1412—1991《焦糖色素(亚硫酸铵法)》的基础上,增加了焦
糖色(普通法)的技术内容,并将粉状和液状产品分别列出指标,使本标准对
监控质量有更好的指导性和实用性。由于焦糖色(铵法)的生产工艺要求和使
用的催化剂与本标准规定的不同,所以仍执行 GB 8817—1988。
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行业管理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技术归口。
本标准由重庆天府可乐渝龙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
浙江省瑞安康威制药有限公司 (原瑞安市食品添加剂厂)、大连市红源食用色素
厂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彭钢、谭继荣、刘莲芳、郑九芳、叶天宝。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行业标准QB 1412—1991 《焦糖色素(亚硫酸铵法)》
作废。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食品添加剂 焦糖色
(亚硫酸铵法和普通法)
QB 2392—1998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亚硫酸铵法和普通法制成的粉状和液状和液状焦糖色的
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各项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蔗糖、淀粉糖浆等天然原料,采用亚硫酸铵法和普通法经
加热反应,及以离心喷雾干燥和冷冻干燥等工艺制成的粉状、液状焦糖色,在
食品工业中作为着色剂。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
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
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8449—1987 食品添加剂中铅的测定方法
GB 8450—1987 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方法
GB 8451—1987 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限量试验法
GB 8817—1988 食品添加剂 焦糖色
3 定义
焦糖色系糖类物质在高温下脱水、分解和聚合而成,故为许多不同化合物
的复杂混合物,其中某些为胶质聚集体。
国家轻工业局国家轻工业局 1998—08—171998—08—17 批准 批准 1999—05—01 1999—05—01 实施 实施
QB 2392—1998
注:本标准所列焦糖色,按生产工艺过程的不同分为二类。
3.1 亚硫酸铵法焦糖色:
在亚硫酸盐和铵化合物二者存在下,用或不用酸或碱加热制得。
3.2 普通法焦糖色:
用或不用酸或碱,但不用铵或亚硫酸盐化合物加热制得。所用的酸可以是
食品级的硫酸、亚硫酸、磷酸、乙酸和柠檬酸,所用的碱可以是氢氧化钠、氢
氧化钾和氢氧化钙。
4 技术要求
4.1 外观:黑褐色的粉状(固体)和浆状(液状)。
4.2 气味和滋味:具有焦糖色的焦香味,无异味。
4.3 本品经稀释后应澄明,无浑浊和沉淀。
4.4 理化指标见表 1。
表 1
指 标
项 目 亚硫酸铵法 普通法
粉状 液状 粉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