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常用句式文言句式XzAMsLg7.pptVIP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 言 常 用 句 式 * 文 言 句 式 常式句 变式句 判断句 疑问句 被动句 倒装句 省略句 练习由此去 * 判 断 句 类 型 1,用“者”“也”表示判断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表判断 3,“为”“是”表判断 4,“非”“未”“弗”“无”“莫”表判断 5,直接表判断 * 疑 问 句 类 型 用疑问代词 用疑问语气词 谁 何 曷 胡 安 孰 焉 乎 欤 耶 哉 * 被 动 句 类 型 “于” 、“受……于”表被动 “为” 、“为……所”表被动 “见” 、“见……于”表被动 动词表被动(意念被动) * 倒 装 句 类 型 主语后置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介词结构后置 动宾前置 介宾前置 * 省 略 句 类 型 省主语 省谓语 省宾语 省介词 省量词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邻之厚,君之薄也. 此世所以不传也. * 此亡秦之续耳 无他,但手熟耳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是说也,人常疑之. 此处“是”是一个代词,意思是“这”. *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予本非文人画士. * 刘备天下枭雄. 秦,虎狼之国. * 客何为者也。 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 谁为哀者? * 孰为汝多知乎?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壮士,能复饮乎? *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贤能为之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甚矣,汝之不惠! 甚矣哉,为欺也! (卖柑者言) 悲哉,秋之为气也! * 彼不我恩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微斯人,吾谁与归? 唯利是图 何以战? 夜以继日 动宾前置 介宾前置 *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尝贻余核舟一. * 屠惧,投以骨. 筑石寨土堡于要隘.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李氏子蟠……学于余. * 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蟹六跪而二螯. 省略主语“蛇” 省略介词“于” 省略谓语“鼓” 省略介宾“之” 省略动宾“之” 省略量词“只” * 从句式的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部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00年高考)   (1)(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   (2)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3)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   (4)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A.(1)与(2)与相同,(3)与(4)与不同   B.(1)与(2)相同,(3)与(4)也相同   C.(1)与(2)不同,(3)与(4)相同   D.(1)与(2)不同,(3)与(4)也不同 A * 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99高考)   A.在郡多有出息,(研)常得郡 县为征。 B.及(琼)欲求谒,度知其意。   C.苦请,(颍)遂便为留。    D.自从(琼)贷粟以给付饥者。 A * 选择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 (1)村中少年好事者。( ) A. 臣之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B. 而天地之所以养人者。 C. 疆土之新辟者。 D.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C * 折藏之,归以示成。 A.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B. 不以累臣衅鼓 C. 则足以拒秦 D. 寡君之以为戮 C * 客何为者也。( ) A. 不霁何虹 B. 何竞曰默默在此 C. 何施之为 D. 大夫何罪 C * 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 A.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B.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C. 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 D. 闻姊家有阁子,且所谓阁子也 A * 再 见 *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