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汉市第十一医院普通外科 柳德兵 喉返神经、甲状旁腺的损伤及防治Prevention and Cure of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and Parathyroid Injuries 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需要外科手术干预也随之增多。 依据指南行甲状腺疾病的专科化治疗势在必行,然而外科手术的并发症: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的损伤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据Wanger等报道甲状腺手术中RLN损伤的发生率为5.9%,国内报道为1.2-11%。 熟悉解剖、精细操作是降低术中RLN损伤的关键所在。 一、喉返神经( RLN )解剖 喉返神经行程 喉返神经与周围组织关系 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关系 喉返神经(RLN)行程 RLN发自迷走神经,沿气管食管沟上行,通常在甲状腺下动脉前、后以及分支间走行,至咽下缩肌下缘。于甲状软骨前下方,环甲关节后方入喉,称为喉下神经,其运动纤维支配喉肌(环甲肌除外),感觉纤维分布于声门裂以下的喉粘膜。 后面观 RLN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RLN与甲状腺、韧带、淋巴结的关系 RLN与甲状腺、韧带、淋巴结的关系 N与下A的关系 纵横交叉 安全型 危险型 临床意义 (相交位置约在侧叶中下1/3交界处的后方) RLN与Zuckerkandl结节的关系 位置 出现率 临床意义 喉不返神经(NRLN) (Non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不常见,非常重要的变异。由迷走神经颈段发出后直接进入环甲膜。返性与非返性喉返神经并存较罕见。 右侧多见,常伴有右侧食管后锁骨下动脉。通常为无名动脉分支的右锁骨下动脉从左锁骨下动脉远端发出,使得胚胎发育时右喉返神经没有血管可以绕行。 喉不返神经(NRLN) RLN缺如要想到NRLN存在 颈A—喉之间横行条索勿轻易切断 甲状腺良性病,体积小伴声嘶者,要警惕 胸廓畸形、内脏移位者NRLN发生率高 发现NRLN已切断,要及时吻合,并使用糖皮质激素、VitB1、VitB12等 寻找喉返神经方法 甲状腺下动脉下方:切除腺叶前暴露RLN 。自下而上,以甲状腺下动脉为标志,气管食管沟内由浅入深。 入喉处:因入喉平面处甲状腺侧悬韧带固定于气管和环状软骨侧方,位置较恒定,若寻找困难,可在甲状软骨下方约0.5cm左右RLN入喉处向下寻找。 峡部:甲状腺难以向前翻转,从外侧难以暴露神经时,可切断峡部将侧叶向前外方翻转,暴露气管食管沟,紧贴此沟内可找到RLN 。 右侧喉返神经可在颈动脉鞘内侧 肿大淋巴结标志 解剖喉返神经注意要点 探查入路:甲状腺下动脉附近是寻找RLN最常用点,尽管RLN与甲状腺下动脉存在多种走行关系,但该动脉解剖标志显著。 活体形态辨认:1-2mm、纵行于气管食管沟内、白色或银白色、鲜亮光泽、松弛。 显露长度:根据手术情况具体而定。需气管食管沟淋巴清扫时,显露全程是必要的,但可能引起暂时性功能障碍。 操作技巧:仔细耐心、钝性分离探查、热传导、避免动作粗暴和盲目钳夹。 处理甲状腺悬韧带时应避免过深分离结扎。 RLN于环甲关节后方入喉处通常有一细小滋养血管,解剖此处时常有出血,避免过深结扎及电凝。 游离腺体背侧及下极时,注意肿块过大致神经移位。 喉返神经变异较多。 喉返神经损伤原因 病理分型(肿瘤侵犯) 手术方式及手术次数 喉返神经常规显露 显露RLN在甲状腺全切除中可显著降低喉返神经的损伤率,但不能盲目及刻意追求全程暴露 手术操作习惯(熟练、规范、精细) 神经解剖异常 单侧喉返神经损伤治疗 药物治疗:神经营养药、糖皮质激素、扩管药物 理疗 声音训练 喉返神经减压术(效果较明显) 喉返神经端端吻合术 甲状旁腺局解 甲状旁腺最常见于甲状腺侧叶背面真假被膜间,一般直径大小为3-6mm,浅黄色至棕红色,每一侧各两枚。上甲状旁腺位置多较固定,一般位于环甲间隙至甲状腺上中1/3之间,而下甲状旁腺变异较大,除了约42%位于甲状腺侧叶中下外,还可位于甲状腺下极至纵隔内、胸腺内以及其他位置。 甲状旁腺术中保护 甲状旁腺的解剖定位及外观识别技术:根据解剖标志“环甲间隙”、“Zuekerkandl结节”、“甲状腺下动脉”等解剖甲状腺侧叶背面,依据甲状旁腺的颜色、形态、血供等识别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被膜的精确解剖:紧贴甲状腺真被膜使用神经剥离器推移甲状旁腺,或采用超声刀、锐性刀具分离,避免使用电刀等对甲状旁腺及其周围组织的直接操作,保存甲状旁腺与假被膜之间的黏附关系 甲状旁腺的血供保护及精确止血技术:紧贴甲状腺真被膜凝闭或结扎甲状腺上、下动脉的二、三级分支,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