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霉菌的形态观察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细菌生理生化反应 氧化还原和电极电势 自定义内容 实验中心网站:/*** * 氧化还原和电极电势 自定义内容 * 氧化还原和电极电势 自定义内容 霉菌的形态观察 2010.10 ~ 2010.12 2 目的要求: 1.了解霉菌的形态观察的原理。 2.学习并掌握观察霉菌形态的操作方法。 3.掌握青霉菌的形态特征。 目的要求 3 青霉 青霉 4 霉菌 ( molds) 是丝状真菌的总称,即“发霉的真菌”。通常指菌丝体比较发达而又不产生大型子实体的真菌。常在潮湿的气候下大量生长繁殖。(青霉常分布在霉腐变质的水果、蔬菜、粮食和皮革等物体上,菌体直立菌丝的顶端长有扫帚状的结构,结构的每一个分枝上,生有成串的孢子,成熟的孢子呈青绿色,进行孢子生殖。) 5 霉菌是由许多交织在一起的菌丝体构成。在潮湿条件下生长繁殖,长出丝状、绒毛状或蜘蛛网状的菌丝体,并在形态及功能上分化成多种特化结构。菌丝在显微镜下观察呈管状,有的有横隔将菌丝分割为多细胞(如青霉、曲霉),有的菌丝没有横隔(如毛霉、根霉)。 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通常比细菌和放线菌粗得多(约为3-10μm),常是细菌菌体宽度的几倍至几十倍,因此,用低倍显微镜即可观察。霉菌菌丝较粗大,细胞易收缩变形,且孢子容易飞散。 7 菌丝分类(classification) 有隔菌丝:在隔菌丝中有横隔膜将菌丝分隔成多个细胞,在菌丝生长过程中细胞核的分裂伴随着细胞的分裂,每个细胞含有一至多个细胞核。横隔膜可以使相邻细胞之间的物质相互沟通。如曲霉和青霉。 8 无隔菌丝:菌丝中无横膈膜,整个细胞是一个单细胞,菌丝内有许多核,在生长过程中只有核的分裂和原生质体质量的增加,没有细胞数目的增多。如毛霉和根霉。 9 10 实验原理 霉菌的营养体是分枝的丝状体。其个体比细菌和放线菌大得多,分为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又可分化出繁殖菌丝。不同霉菌的繁殖菌丝可以形成不同的孢子。霉菌菌丝体(尤其是繁殖菌丝)及孢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类霉菌的重要依据。 11 扦片法 将菌种接种在琼脂平板上,扦上灭菌后的盖玻片后培养,使霉菌菌丝沿着培养基表面与盖玻片交接处生长并附着在盖玻片上。 这种方法可观察到霉菌自然生长状态下的特征,而且便于观察不同生长时期的形态 12 玻璃纸法 玻璃纸是一种半透膜 将灭菌的玻璃纸覆盖在琼脂平板表面,将菌种接种于玻璃纸上,培养后,玻璃纸上会形成菌苔。 可保持霉菌的自然生长状态,也便于观察不同时期的形态结构 13 实验步骤 1.配制培养基 配制200ml马丁氏液体培养基,每组分装1管后,加入4g琼脂入锥形瓶中,塞上棉塞。 2.包扎灭菌 1)培养基加塞包扎 2)包扎2个培养皿(每小组) 3)玻璃纸灭菌:将玻璃纸剪成盖玻片大小6片,用旧报纸隔层叠好灭菌(每小组) 灭菌条件:121℃、30min 14 3.倒平板 每组倒2个马丁氏平板 4.扦片法 接种:每小组用连续划线法接种青霉菌介入一个马丁氏平板中 扦片:将灭菌的盖玻片垂直菌线以45度角插入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中,插入深约为1/2或1/3(6片) 培养:将接菌及扦片结束后的培养皿放入28℃的培养箱倒置培养3-5d 15 16 17 18 5.玻璃纸法 铺玻璃纸:在无菌操作下,用镊子将无菌玻璃纸覆盖在琼脂平板上 接种:用接种环沾取少许青霉孢子接种入另一马丁氏平板中,接种方法在玻璃纸上方轻轻抖落于玻璃纸上 培养;28-30℃培养3-5d 19 6、液体接种法接种酵母菌入马丁氏液体培养基试管中,培养。 * 细菌生理生化反应 实验中心网站:/*** * 氧化还原和电极电势 自定义内容 * 氧化还原和电极电势 自定义内容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