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在骨关节中运用.ppt

  1. 1、本文档共4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URCELL Lauterbur Mansfierd 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 氢核无中子),这些质子类似小行星,象地球一样绕轴旋转。质子带正电,电流可以产生磁力或磁场,故质子可以看作一个小磁体。 磁 加权像 T1 Weight Imaging T1WI T1像 T2 Weight Imaging T2WI T2像 优势及应用 三、多方位成像 MR可获得人体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及任何方向断面的图像,有利于病变的三维定位。 四、流空效应 右颞叶脑膜瘤的对比增强 六、质子弛豫增强效应 一些顺磁性和超顺磁性物质使局部产生磁场,可缩短周围质子弛豫时间,此现象为质子弛豫增强效应。如体内的正铁血红蛋白为顺磁性物质。 右枕叶亚急性出血。 七、MR血管造影(MR angiograph ) 无需对比剂,简便、安全、无创,被临床上广泛应用(头颅)。 左侧颈内动脉造影-DSA 八、动态增强 占位性病变 大血管疾病 颈部正常血管 九、水成像技术 面听神经水成像 坠落伤 工作站升级 一、 无缝拼接,范围包括颈椎、胸椎和腰骶椎管全景一体化成像。 可用于脊柱外伤、肿瘤转移和脊髓病变的检查。 二、双下肢血管成像可进行无缝拼接,消除以往人工拼接的痕迹和对合不全的缺点。无需造影剂的双下肢静脉血管成像,用于静脉血管畸形或静脉血栓的筛查。 四、全身弥散成像的无缝拼接,可更好地显示病灶,减少人工拼接可能导致的病灶遗漏。 满足需要全身体检或肿瘤患者的全身筛查转移灶或寻找原发灶的需要。 常见的伪影 卷积伪影主要为扫描视野过小,导致扫描野外方的结构卷积到扫描野内。 MR的成像缺陷: 1、对钙化灶显示不敏感; 2、显示骨变化不够清楚; 3、有伪影的干扰(如:金属伪影、运动伪影); 4、对一些缺乏特异性的病变仍有限度。 MR的成像的注意事项 1.手机、传呼机等勿带入机房; 2.各种磁卡如储蓄卡、IP卡、就餐卡等勿带入机房; 3.假牙、避孕环须摘除; 4.各种金属首饰、皮带、带拉链的衣服勿带入 机房; 6.克服幽闭感。 MR的成像禁忌: 1.体内有金属弹片、人工关节、动脉瘤手术金 属夹、心脏起搏器等,不能进行MR检查。 2.危重患者需使用生命监护和生命维护系统的 患者也不能进行这种检查。 3.孕妇,尤其早期妊娠时应慎用; 4.高热或散热功能障碍患者慎用。 脊柱MRI 脊柱创伤 骨折 脱位 血肿 脊髓压迫 正常颈椎MRI 腰椎MRI 33432 33391 4771-前滑I度 34762-C5前滑III度 33876-C5劈裂骨折 34720 39122-齿状突骨折 39044-陈旧性骨折 34746-陈旧性齿突上移 33346-T2滑脱III度 34710-T12滑脱I度 33458-骨质疏松Fracture 胫骨疲劳骨折50052 男,17岁,右小腿痛3个月,站立行走困难。 追问病史:三个月前开始体育集训,每天两小时,早晚个一次,训练至第10天左右出现右踝部痛,后转为小腿下段痛,无红肿热,现小腿不痛,发现小腿前内侧轻度隆起,无任何不适。1月前拍平片,2天前扫CT,并查血象,其父诉均无异常。 要求资料齐全在发报告 诊断疲劳骨折 常见于高强度集中训练,如新兵入伍训练,中考学生体育训练、强力劳动等。早期仅有站久、行走或劳动后出现疼痛,而休息后减轻或消失,进一步发展,疼痛加重,跛行甚至不能站立和行走。 Blickenstdff和Morris将其分为三型 Ⅰ型:只有骨痂而无骨折线 Ⅱ型:有骨折线但无移位 Ⅲ型:骨折有错位 脊柱退变 椎间盘变性、膨出、凸出、脱出、游离 后纵韧带、黄韧带肥厚 骨质增生 颈椎病 I型:间盘变性膨出或突出,硬膜囊受压,但脊髓无受压。 II型:根据脊髓受压程度分为a、b、c、d四个亚型。1/3,1/3但1/2 , ?,髓内软化和囊变。 III型:神经根受压,侧方突出及骨质增生 VI型:椎动脉受压。 33392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 原因不明的后纵韧带增厚和骨化,导致继发性椎管狭窄和脊髓压迫。以颈椎受累多见。 病因:内分泌因素(糖尿病、垂体功能异常及甲减均与OPLL有明显相关性);局部创伤因素(OPLL常合并椎间盘退变)。 OPLL发病机制 机体内分泌紊乱时,可导致颈椎后纵韧带及其他韧带薄弱,从而致颈椎节段间不稳定,颈椎失稳又可引起后纵韧带附着部位应力增加,出现反复的慢性轻微损伤,促使后纵韧带局部形成反应性炎性改变和再整合性组织学变化,导致后纵韧带出现代偿性增厚、骨化,从而压迫和损伤脊髓和神经根。 分型 连续型:骨化范围跨越多个椎体及椎间盘平面(27

文档评论(0)

peace03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