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异常的危险分层与治疗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脂异常的危险分层及调脂治疗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何兆初 临床血脂检查 基本项目 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额外项目 载脂蛋白A1 (apoA1) 载脂蛋白B (apoB) 脂蛋白(a) (lipoprotein(a)) 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病变 10岁开始 30岁开始 40岁开始 50岁开始 2013年美国AHA指南指出: 心脑血管疾病致残致死的患者中,75%以上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所致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已成为一种独立的疾病 血脂异常 斑块 CVD事件 斑块不稳定 和血栓形成 氧化 炎症 内皮功能受损 氧化LDL-C(而不是胆固醇) 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致病因素 LDL ox-LDL 单核细胞粘附至血管内膜 巨噬细胞的保护性吞噬作用 内皮下聚集的大量泡沫细胞 Peter Libby, Paul M Ridker, G?ran K. Hansson.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in translating the biology of atherosclerosis. NATURE 2011(473):317-25 2. Grundy SM,et al.Implications of recent clinical trials for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Adult Treatment Panel III guidelines.Circulation 2004;110:227-239. LDL 冠心病相对风险 (log) 1,0 1,3 1,7 2,2 2,9 3,7 40 70 100 130 160 190 LDL-C每变化30 mg/dL (0.8 mmol/L) 冠心病相对风险亦相应改变30% (相对风险为1.0 时,LDL = 40 mg/dl) 1,0 1,8 2,6 3,3 4,1 4,9 (mg/dl) (mmol/l) LDL-C与冠心病相对风险呈对数正相关 HDL-胆固醇: 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Cockerill GW et al. Arteriosclerosis Thromb Vasc Biol. 1995;15:1987-94 3.抑制粘附分子表达 1.促进胆固醇流出 2.抑制LDL氧化 HDL抑制粘附分子的表达 单核细胞 粘附 分子 细胞因子 巨噬细胞 HDL促进胆固醇流出 血管腔 HDL抑制 LDL的氧化 内皮 内膜 氧化的LDL 泡沫 细胞 HDL-C:流行病学研究中与CVD显著相关 The Emerging Risk Factors Collaboration JAMA 2009;302:1993-2000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 HDL-C每升高1mg/dL, 心血管病风险降低2-3% 68项长期前瞻性研究,N=302,430 但药物干预性研究中, HDL-C水平与CVD风险无显著相关性 调整LDL-C水平后,HDL-C水平与CVD风险无显著相关性 调整HDL-C水平后,LDL-C水平与CVD风险仍有显著相关性 vs. 108项随机对照研究(其中他汀研究62项),包括299,310名有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受试者; BMJ 2009;338:b92 TC可能与AS有关 VLDL-C水平升高是CHD的危险因子 IDL—C 一直被认为具有致AS作用 LDL-C是首要的致AS因子。经过氧化或其他化学修饰后的LDL-C,具有更强的致AS作用 HDL-C被认为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浆脂蛋白, 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 各种脂蛋白的临床意义:LDL-C最受关注 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TLC)是控制血脂异常的基础 - 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 - 减轻体重 - 增加体力活动 - 戒烟、限盐 200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LDL-C目标水平到底是多少? 25 20 15 10 5 0 2.3 (90) 2.8 (110) 3.4 (130) 3.9 (150) 4.4 (170) 4.9 (190) 5.4 (210) 4S-P CARE-P LIPID-P 4S-S WOSCOPS-S WOSCOPS-P AFCAPS-P AFCAPS-S LIPID-S CARE-S 二级预防 一级预防 辛伐他汀 普伐他汀 洛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1.8 (70) 1.4 (50) ASCOT-P ASCOT-S 冠心病事件百分比(%) S=他汀治疗组; P=安慰剂治疗组. Kastelein JJP. Atherosclerosis 1999;143(s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