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五上科学.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五上科学.doc

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整理:王萍 时间:2017.11.13 第一课 光与影 影子产生的条件: 需要光源、遮挡物(遮挡光线,不透明)、屏(呈现影子); 并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光源: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 判断条件:a.处于发光状态的物体;b.自行发光的物体 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闪电发光水母、灯笼鱼、发光菌类... 分类 人造光源:蜡烛、日光灯、火柴、打火机、烟花、孔明灯、火炬... (发光状态) 影子的特点: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 影子的方向随光源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长短随光源照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光源直射时影子最短,斜射程度越大影子越长。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影子越大,反之越小。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 大街上的交通标示牌; 洗手间门口的标示牌; 工业生产和设计采用的投影制图... 第二课 阳光下的影子 1.阳光下影子变化的特点: 变化 太阳 影子 方向 东--南--西 西--北--东 位置高低/长短 低--高--低 长--短--长 2.影子的长短变化:清晨最长,逐渐变短,中午最短,然后逐渐变长,到太阳快落山时最长。(太阳位置低影子长,中午太阳位置最高影子最短) 3.同一时间,不同物体影子的方向相同;不同时间,物体的影子方向、长短都发生变化。 4.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古人利用日晷(又称日影观测仪)计时,其原理是物体的影子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第三课 光是怎样传播的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生活中的哪些现象说明光以直线传播的? 答:舞台上的灯光;透过云层、墙缝里的阳光;投影机射出的光线;丛林树梢透过来的光线;镭射灯直射出光;做操排直队要向前看齐;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晚上汽车车灯射出笔直的光;等 3.验证光沿直线传播的实验名称: A.“验证光的传播路线”实验 B.直管与弯管实验 C.激光笔光束穿越烟雾实验 4.光的传播速度约30万千米每秒,太阳离地球约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达到地球约需要8分钟。 5.影子是怎样产生的? 答: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传播时,遇到了不透明的物体,一部分光就会被挡住,物体的背光区就有一个暗区,这就是影子。 第四课 光的反射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可是我们用一面镜子挡住光的去路时,我们会发现光改变了传播方向。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的光线也是直线传播的。 光有哪些特性?答:①光是沿直线传播的。②光能反射。 运用光的反射:汽车反光镜(凸面镜);医用额镜(凹面镜);照明灯灯罩;教室墙壁涂成白色;利用激光反射器测量地球和月亮之间的距离(约38万千米);潜望镜;万花筒;观景箱等。 凸面镜:表面外凸,观察范围大; 凹面镜:表面内凹,观察范围小。 6. 反光的危害: A.城市“光污染” ; B.黑板反光,导致教室边上的同学看不清黑板字迹 ; C.电脑、电视、手机等屏幕反光,刺激眼睛影响视力等。 第五课 光与热 热光源:发光的同时发出热量。如:太阳、蜡烛等 1.光源的分类 冷光源:发光的同时不发出热量。如:萤火虫、水银灯等 2.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3.人们发现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4.利用凹面镜原理的有:太阳灶、铜镜取火(阳燧)、取奥运会圣火火种。 5.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列用凸透镜会聚光线获得高温加热一种化学物质,发现了氧气。 6.千万不能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看太阳。 第六课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1.太阳外部温度约6千摄氏度,内部则高达约2千万摄氏度。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地球得到的太阳能量,仅仅占太阳放射能量的二十亿分之一。 2.物体吸热的本领与物体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 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颜色越深,升温越快。 物体的表面粗糙程度与吸热的本领有关:表面越粗糙,反光能力越弱,吸收热的本领越强;物体表面越光滑,反光能力越强,吸收热的本领越弱。 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阳光直射,光强,升温快;阳光斜射,光弱,升温慢。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3.折线图——能更直观地观察数值的变化和波动。 4.人们为什么夏天穿浅颜色的衣服,冬天穿深颜色的衣服? 答:夏天温度高,浅色衣服反光能力强,吸收的热较少,穿起来较凉爽。而冬天温度低,深色衣服吸热能力强,反光少,穿起来较暖和。 5.宇航服的颜色与光泽和防辐射有什么关系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