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职工心理及调节-2-精选版.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殡葬职工心理及调节-2-精选版.ppt

3 减缓紧张的长期措施 恢复积极的活动 人在繁重的工作任务下会放弃娱乐活动(例如 听音乐、看电影、体育锻炼),以获更多的工作时间。 注意力也经常集中在压力或工作任务相关的问题上,消极行为增加(酒精、药物、进餐),因为这能使紧张情绪更快地缓解。 * 工作的意义 工作的意义—不仅是烧死人、埋死人的,不是为死人服务的,是传承5000年文化, 是为那些身心处于悲伤痛苦中的活着的广大群众服务的。 也是一种心理服务。通过我们的服务帮助人们表达对死者的尊重和爱,疏发情感和怀念。 * 改变态度 许多在心里对自己说的话是有意义的(自我对话) 不现实的话:我必须独立完成一切。 我不许犯错误。 对使人产生压力和紧张的话重新表达 我不许犯错误 吃一堑,长一智。 我必须独立完成一切 合作愉快,请求帮助! 我必须是完美的 从失败中学习,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我对一切负有责任 别人也要负责任。 * 信条 Beck称价值观念为信条(rule)。如果信条订得太绝对,或使用不当,就会产生适应不良,结果导致焦虑、抑郁、恐怖、强迫等现象。常见的信条有以下几种: 快乐-痛苦信条。把快乐与痛苦绝对化,非此即彼,达到目标快乐,达不到目标则痛苦。 对于学生,“我不名列前茅就没有快乐”, 对于运动员,“只有金牌才是快乐的唯一源泉” 对于政治家“没有名望我就不会幸福” * 要幸福,必须每件事都成功。 不在最前,就是失败。 如果我有错误,就意味着我不行。 如果不同意我的看法,就是不喜欢我。 持有这种态度的人多被别人或自己认为是很有才干的人,争强好胜,害怕失败,不满足,无休止地驱使自己去“奋斗”,神经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当然不会有幸福可言。如果因某件事的影响,或某次失败,就把此当做灾难,认为自己是失败者,因而自卑、沮丧、焦虑、抑郁。 *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自己能力的局限性,不可能十全十美,事事成功。正确认识失败,失败不意味着以后永远不会成功。要自己留下“后路”,不能事事都“背水一战”。同时要降低自己的目标,降低自己的期望,增强对失败的耐受性。 * 该与不该信条- 在贝克著《认知治疗与情绪障碍》中他提到 “应该之暴虐” ,他例举的十种常见的“应该” : (1)我应该最慷慨大方,最能关心人,最高贵,最勇敢,毫无私心。 (2)我应该成为最完美的爱人、朋友、父母、教师、学生、配偶。 (3)我应该能够忍受任何艰难困苦而镇定自若。 (4)对于每一个问题我都应该迅速加以解决。 * (5)我永远也不应该感到受了伤害;我应该永远保持愉快而安祥。 (6)对于一切事情我都应该知道、理解、有预见性。 (7)我应该总是出自内心的,我应该总是能控制我的情绪。 (8)我应该坚持自我,我不应该伤害任何别人。 (9)我应该永不疲劳,永不得病。 (10)我应该总是处于最佳状态,效率达顶峰。 * “应该”像无形的鞭子,使他努力加码,给自己造成精神压力,给生活增添无数烦恼,整日为“应该”奔波,目的达到了,认为是“应该”的,达不到则认为是失败,当然无乐趣可言。 这样的人有很多“应该”与“不应该”,他们同样以这样的信条要求别人,而别人当然不可能按照他的信条行事,因而造成很多人际关系的紧张,加重自己的负担。 * 吕秋云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教授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常务理事 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全国联合抗震救灾心理救援专家组 中国殡葬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lvqiuyun@263.net * 殡葬职工的压力 面对丧亲者:麻木、悲痛、愤怒、闹事。。。 —了解、理解和应对… 新时期的要求:殡葬改革,走向世界、世界殡葬协会主席国家 —扩大视野,顺应变化… 竞争的压力--工作的意义,学会放松 家庭压力—学会沟通 * 2008-6陈群林会长接任世界殡葬委员会主席 * 挑战? 世界的、环保的、人文的以人为本 机遇? * 心理危机: 每个人在其一生中经常会遇到应激或挫折,一旦这种应激或挫折自己不能解决或处理时,则会发生心理失衡,而这种失衡状态便称为危机(crisis)。 * ? 应激性事件: 生死离别:亲人死亡、搬迁移居、分居离异; 转行换职:另转新岗、升迁降职、换行等; 钱债问题:收支不平衡、借款欠债、投资不当; 病患疾痛:大病重病、意外受伤、慢性疾病; 生活变迁:一朝致富、中彩、交往范围改变等; 家庭变化:怀孕、生子、子女离家等; 面临退休:收入减少、闲暇增多、人际改变等;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