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冶金物理化学-绪论.ppt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冶金物理化学-绪论.ppt

魏寿昆(1907-2014),天津人,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创始人之一,北京科技大学建校元老之一。德国德累斯顿工科大学工学博士,撰写书籍《冶金过程热力学》、《活度在冶金中的应用》。 在冶金热力学理论及其应用中获得多项重大成果。运用活度理论为红土矿脱铬、金川矿提镍、等多反应中金属的提取和分离工艺奠定了理论基础。 周国治, 广东潮阳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多元熔体和合金的物理化学性质的计算 氧离子迁移的理论和应用 “周模型”和“周方法” 绪论与引入 (2学时) 第一章 溶液热力学 (12学时) 第二章 吉布斯自由能变化(12学时) 第三章 相图(14学时) 冶金物理化学实验(16学时) 冶金物理化学特点: 原理性内容沿袭物理化学,但涉及复杂的冶金体系,因此由原来的可逆过程、理想状态向实际转变。出现了很多衍生公式与近似模型中带来的诸多公式。 学习方法: 老师讲解内容为主,课本教材为辅,课外资料巩固 做笔记,勤整理,理清脉络 多做练习,多翻以前的基础课课本 学习要求: 准备16K笔记本,认真做笔记,每月检查一次 按时交作业 完成老师安排的其他任务 梁连科,冶金热力学及动力学,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89 黄希祜,钢铁冶金原理(修订版),冶金工业出版社,1990 傅崇说,有色冶金原理(修订版),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 车荫昌,冶金热力学,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89 魏寿昆,冶金过程热力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韩其勇,冶金过程热力学,冶金工业出版社,1984 陈永民,火法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冶金工业出版社1984 李文超,冶金热力学,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 冶金行业发展形势 冶金物理化学的地位 冶金物理化学研究内容 冶金物理化学发展历史 冶金物理化学教学安排 冶金物理化学学习方法与要求 仅河北省2014年产钢1.64亿吨以上,比全球钢产量第二的日本多至少5000万吨,是美国全国产量的1.8倍,印度的2.1倍,俄罗斯的2.33倍,德国的3.85倍,与欧盟27国的钢产量总合相当。 2015年全球粗钢产量由2005年的11.5亿吨增加至16.2亿吨,同期,中国粗钢产量由3.6亿吨增加至8.0亿吨。 2015年全球前十大粗钢生产国依次为中国(8.0亿吨)、日本(1.1亿吨)、印度(8960万吨)、美国(7890万吨)、俄罗斯(7110万吨)、韩国(6970万吨)、德国(4270万吨)、巴西(3320万吨)、土耳其(3150万吨)和乌克兰(2290万吨)。 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3691万吨,同比增长9.3%,增幅回落1.3个百分点。其中,精炼铜、原铝、铅、锌产量分别为606万吨、1988万吨、465万吨、485万吨,同比增长分别为10.8%、13.2%、9.3%、-5.6%,除原铝外,其他品种增幅均出现回落,原铝依然是有色金属品种中增长最快的品种。加工材方面,铜材和铝材产量分别为1168万吨和3074万吨,同比增长分别为11%和15.9%。 铜价为35550元/吨; 铝价为11110元/吨 铅价为13775元/吨; 锌价为13840元/吨 冶金专业平台课之一。 以普通化学、高等数学、物理化学为基础。 与物理化学相比,更接近于实际应用。 以实验为基础的冶金及材料学科重要分支。 目的:为开设专业课和今后的发展作理论准备。 专业考研科目之一。 将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及实验方法应用到冶金过程中,阐明冶金过程的物理化学规律,为控制和强化冶金过程提供理论依据。 为去除某些元素保留某些元素而选择合适的冶炼条件(温度、气氛)。例如炼钢过程。此类问题将由本课程解决。 本学科尚在不断完善发展中。应学会灵活应用,依据冶物化理论,创造有利反应进行条件,抑制不利反应,提出合理工艺流程。 相平衡 传输原理 冶金物理化学 蒸发 升华 熔化 凝固 溶解 热传输 物质扩散 焙烧 烧结 还原 氧化 萃取 冶金过程理论 物理过程 化学过程 冶金热力学 冶金动力学与反应工程学 冶金及能源电化学 材料物理化学 计算冶金物理化学 …… 研究反应方向和限度,以及影响反应进行的各种因素,以期控制反应,使其向所需的方向进行,从而探索新工艺、新流程、新方法和新产品。 手段:通过对冶金体系状态变化前后热力学函数的求算得到。 由体系焓变可知氧气转炉炼钢、铜转炉吹炼冰铜是自热过程→无需补充能量 由体系吉布斯自由能变可以确定冶金反应进行的条件和方向。1700℃下吹炼超低碳不锈钢→真空或氩氧混吹 由反应平衡常数K可计算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能进行的限度和生成物的理论最高产量。 冶金实例 1、高炉炼铁炉顶煤气成分:N2 、CO、CO2,少量H2、CH4 N250%, CO(20~25%)、CO2(22~17%) CO+CO2(42~44%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