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内部知识转移和全面创新管理关系研究.docVIP

中小企业内部知识转移和全面创新管理关系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小企业内部知识转移和全面创新管理关系研究

中小企业内部知识转移和全面创新管理关系研究   摘 要:本文在分析中小型企业内部知识转移的内涵、过程以及阐述全面创新管理(TIM)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小型企业内部知识转移和实施全面创新管理二者间的相互影响,并提出了中小型企业内部知识转移与全面创新管理关系的概念模型。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知识转移;全面创新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3-87 -04       引言    在竞争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得必须依靠创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应运而生的全面创新管理(TIM)已成为企业创新模式的首选。而知识,作为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战略性资源,在企业内部进行转移势必对企业的全面创新管理起到重要影响。本文以知识资源较为薄弱、全面创新管理尚不完善的中小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企业内部的知识转移、企业的全面创新管理以及二者间的相互影响进行研究,以期对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一、中小型企业内部知识转移的内涵及过程    (一)中小型企业知识转移的内涵    有关知识的研究,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研究视角;但总体而言,普兰妮(Polanyi,1962)有关显隐性知识的划分标准在知识管理领域被普遍接受。显性知识主要指可以用语言、文字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结构化程度高,易于转移的知识;而隐性知识主要包括非结构化的,难以记录、难以编码,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高度个人化的、不易转移的知识。然而,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也不是简单的二分法,人类的知识是“意会”和“言传”之间的一个连续统一体[1]。显性知识仅仅是人类知识宝库中的“冰山一角”,难以转移的隐性知识才是真正的主体,同时,在二者之间还存在着一部分可被转化、共享的隐性知识。由于显性知识易于学习、模仿,难以成为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而隐性知识难以被复制、模仿,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源泉。因此,中小型企业应更加重视对隐性知识的管理,使其高效流动和转化,这就涉及知识转移的问题。知识转移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Teece 于1977年提出的,此后,大批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知识转移的内涵进行拓展。我国学者左美云在总结国内外各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定义:知识转移是指知识势能高的主体向知识势能低的主体转移知识内容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知识的使用价值让渡,一般会带来相对应的回报[2]。在中小型企业内部,知识转移不仅指不同知识源间知识的传递、传播及显隐性知识的转化、传递,同时也包括知识源自身显隐性知识的转化、传递过程。中小型企业内部的知识转移可界定为企业内部不同层次的知识源单元主体(包括企业、各部门、各群体和员工个体)基于企业特定的知识情境,通过企业内部各种知识的转移平台、技术和渠道,转移、传递、传播和分享知识以及知识接受单元主体对转移的知识进行接收、学习、转化、整合应用和创新的互动过程[3]。中小型企业内部通过知识转移使企业整体知识势能得到提升,从而增强企业的知识竞争力。    (二)中小型企业内部知识转移过程    Davenport和Prusak(1998)提出知识转移包括两大行动:将知识传递给潜在的接受者,并由接受者加以吸收利用。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它需要与外界进行信息和知识的交换,并通过学习吸收,将从外界获取的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转化为企业内部的知识;在企业内部,通过显、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应用和创新,提升企业整体的知识势能低并用经过企业内部转化和创新后的知识再次与外界进行交换。知识在企业与外界及企业内部的转移过程循环往复,从而使企业及相关外部环境的知识势能不断提高。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中小型企业内部的知识转移过程,即主要研究企业内部显、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应用和创新。许多学者就企业内部显隐性知识间的相互转化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知识转移过程模型。Szulanski(1996)将知识转移界定为源单元和目标单元之间知识的二元交换(dyadic exchange)过程,并将知识转移过程分为初始(initiation)、实施(implementation)、调整(ramp-up)、整合(integration)四个阶段[4]。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广隆(Ikujiro Nonaka and Hirotaka Takeuchi)用两个维度――认识论维度和本体论维度,从个人和组织,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个维度进行分析,提出了知识转移与共享的螺旋上升模型(简称SECI模型)[5]。SECI模型阐述了知识转移的四种过程模式,即:社会化(socialization),类似师带徒的潜移默化,是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外化(externalization),将隐性知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