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壤种子库研究进展和展望
土壤种子库研究进展和展望
摘要土壤种子库是植被生活史过程中的重要生存策略之一,是地上植被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演替过程和发展趋势的重要影响因子。从土壤种子库研究的起源与发展、形成机制、时空分布及其与植被群落的关系以及土壤种子库研究展望等方面展开探讨,分析了土壤种子库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以为土壤种子库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土壤种子库;起源;时空特征;植被;进展;展望
中图分类号Q94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0-0188-03
ResearchProgressandProspectsofSoilSeedBank
ZHANG Wen 1MO Ben-tian 1ZHANG Jian-li 2 *
(1 Guizhou Institute of Prataculture,Guiyang Guizhou 550006; 2 College of Forestry,Guizhou University)
AbstractAs one of the important survival strategies for the vegetations,soil seed bank plays a pivotal rule in affecting the successional trends for ground vegetation populations,communities and ecosystems.The paper elaborated on summarizing its origin and development,formation mechanisms,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vegetation community and its future,and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rends in the study of soil seed bank,so as to provide supports for further study in this field.
Key wordssoil seed bank;origin;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vegetations;progress;prospects
土壤种子库(soil seed bank)是指存在于土壤上层凋落物和土壤中全部存活种子的总和[1]。它是植被生活史过程中的重要生存策略之一,是地上植被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演替过程和发展趋势的重要影响因子。同时土壤种子库的存在为植被群落遭受干扰和破坏后的恢复提供充足的繁殖体[2]。目前,土壤种子库的研究已成为国际恢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国内外多位专家和学者在这一领域内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3-4]。土壤种子库的研究不仅与植物种群生态学的研究密切相关,而且广泛的应用到许多领域,如植物群落和物种的保护、管理和恢复,以及预测有关环境变化所导致的植被潜在变化等。因此,近年来有关土壤种子库的研究备受关注[5]。
1土壤种子库研究的起源及发展
1985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了土壤种子库的概念,20世纪初有关农田杂草土壤种子库的研究开始出现[6],此后相继展开了各种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土壤种子库研究。
国外许多学者从遗传学、植物学、杂草科学、生态学以及农学等各个学科领域研究了土壤种子库。20世纪30―40年代,土壤种子库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主要研究对象是农田杂草和草地;20世纪70年代,随着研究方法的科学化,研究范围不断拓宽,研究内容逐渐加深,对不同生长季节内种子萌发的时间与幼苗存活之间的关系相继进行了研究,对土壤种子库动态和空间分布格局、土壤中种子库在不同生态系统类型中的大致储量、埋藏的种子库种类组成与不同演替阶段的关系等进行了总结。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土壤种子库的方法和理论均更加系统化,如深入探讨了环境对策、不同植被条件对土壤种子库的影响、基因变异积累、分布格局等[7-8]。科研工作者在研究土壤种子库的同时,也深入探讨了相应的研究方法,从取样、样品处理、种子分类鉴定到种子数量估测都做了大量的工作[9]。理论框架和有关土壤种子库的数据通过大量的研究已经初步形成。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形状、大小、生活、垂直分布、生境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已经从已有的研究中逐渐清晰[10-11]。
土壤种子库的研究在国内虽然起步较晚,但相关的研究工作正在逐步地深入开展。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随着对植物繁殖生态学研究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