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阅读复习建议和练习
古代诗歌阅读复习建议和练习
【建议】
1. 关注一流诗人的作品和二流诗人的一流作品。
2. 关注古诗词语言结构修辞等特点。如2008年江苏卷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中“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中“衣冠”的借代意义,许多同学因为不理解诗歌的字面意义,自然无法作出“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这种凝练的答案来。还有像“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等这些问题,都建立在对诗歌修辞义的理解上。“日”在古诗中代表君王,“蔽日”的意思自然明了。“长安”代表朝廷,“愁”的原因也就清楚了。
阅读古诗,有时像面对一些密码语言,熟悉这些语码的人能迎刃而解,不熟悉的则手无所措。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跳跃性;古诗的文言语法特点更要关注,如:词性改变、词句序颠倒、句子成分省略等。
3. 关注历年考题的不变和变化。在老师指导下,从形式(结构、修辞、炼字炼句、找诗眼,根据古人评点阐释等)和内容(情感特点、寄寓感慨等)两大角度分析题型变化,自己总结规律和答题技巧。
有人将2008年全国高考的18道诗歌鉴赏题,分为以下几个类型:闲适归隐型,天津卷王维的《山居即事》;报国苦闷型,安徽卷选用的宋代诗人谢枋得的《小孤山》;托物言志型,广东卷吕本中的《木芙蓉》和范成大的《前窗木芙蓉》;羁旅贬谪型,湖南卷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和王昌龄的《龙标野宴》;怀古咏史型,江苏卷选用的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怀春感伤型,山东卷选用秦观的《画堂春》;风景题画型,辽宁卷周德清的《塞鸿秋?浔阳即景》。虽未必尽合理,但有参考价值。这说的是不变的地方。变化的地方较小,但也要关注,详见下文。
4. 注意试题要求,规范答题。该概括的时候不要铺述,该使用批评术语的时候不要只写主观感受,要在简洁的文字里达到最完美的表达。
【策略】
1. 利用试题信息
(1) 看清题目:题目中包含诸多信息,或揭示内容,如《题李世南画扇》(2008海南卷),《送鲍浩然之浙东》(2008重庆卷);或托物言志《小孤山》(2008安徽卷); 或怀古咏史《登金陵凤凰台》(2008江苏卷)。
(2) 利用注释:高考古诗词鉴赏中的注释多是对作者及诗歌写作背景的介绍,注释涉及到诗人及其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利用注释有助于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2. 关注文言句式特点,读懂诗意
(1) 词序颠倒。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如,教材里的“多情应笑我”应是“应笑我多情”,“欲穷千里目”应是“目欲穷千里”;还有如叶梦得《贺新郎》“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当是“黄花报霜信”。
(2) 化用典故。即上文说到的“语码”现象,如辛弃疾的词最喜用典。化用前人诗文中的典故,起到含蓄凝练点铁成金的作用。常见的化用典故有化事、化意和借言。“化事”是将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提炼成诗句;“化意”即化用原作的意象或意境,移入自己的诗句中;“借言”即借用前人诗文用过的语句于自己的诗词中。
3. 注意新题型
前面提到,目前高考诗歌鉴赏题在命题形式上多从诗歌的表现手法、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角度命题。但也有一些新的探索需要关注。如2008年湖北卷是要求将诗句想象成一个电影镜头。
要求:①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象合理;③每个镜头脚本的字数不超过40字。选用的是唐代皇甫松的《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场景:湖边。采莲船上。人物:采莲女,小伙子,女伴。
镜头一:秋日湖上,波光粼粼。一位美丽的姑娘驾着采莲船从荷花丛中划出,左右顾盼。
镜头二:忽见岸上有位英俊少年,姑娘悄然心动,痴痴地看着他,竟忘记了摇桨,任凭船儿飘荡。
镜头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镜头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道题比较灵活,不从分析角度命题,而重在考查联想想象能力,有助于培养读者的审美体验。这种小变化也应适当关注。
【练习】
1.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春 行 即 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注释]宜阳,唐代福昌县城。境内景色妍丽,是一座天然的大花园。它年年都吸引着皇室、贵族、墨客、游人前来观赏。然而,在安史之乱中,这里遭到严重破坏,景象荒凉。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
(1) 李渔《窥词管见》有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际市场价格的形成.ppt VIP
- PDA TR65(中英文)-2014 技术转移.pdf VIP
- 注册安全工程师继续教育培训考核考试题含答案.pdf VIP
- 2024固体矿产勘查钻孔质量要求.docx VIP
- 小区监控系统设计方案.pptx VIP
- 公路桥梁养护监理实施细则.docx VIP
- 牛津译林版八年级上册 Unit 4 Do it y ourself Reading 2学案.doc VIP
-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Z6002-2023年特种设备焊接操作.docx
- 2012年浙江省对口升学机械加工技术机械基础综合模拟试题(含答案).doc VIP
- 04软件设计类详细设计说明书.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