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富县2005―2014年间退耕还林现状存在问题和政策措施.docVIP

陕西省富县2005―2014年间退耕还林现状存在问题和政策措施.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陕西省富县2005―2014年间退耕还林现状存在问题和政策措施

陕西省富县2005―2014年间退耕还林现状存在问题和政策措施   摘要:以陕西省富县为例,通过比较2005年底和2014年底退耕还林的完成情况,通过基层调研,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分析了退耕还林后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及措施。   关键词:退耕还林   中图分类号:S72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310(2015)11-002-117   Study on the ecological benefit and Significance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in Fu County   GAO Ce1,WANG Ji*,ZHANG Ling-yun1,GAO Ji-guo2   (1.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School of Geographic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Guiyang,Guizhou,550001,China;2. Office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of Fu County,Fu County,Shaanxi,727500,China)   Abstract:The study in Fu County ShaanXi Province, for example, the contrast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by the end of 2005 and 2014, through the basic research, it analyzes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projec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 round way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economy. At the same time, analysis of the after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s,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easibl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Key words: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ecological civilization;Fu County   退耕还林还草是一项十分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在我国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群众参与度高的生态建设工程[1]。退耕还林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水土流失严重的耕地,沙化、盐碱化、石漠化严重的耕地以及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因地制宜地造林种草,恢复植被。退耕还林不仅能有效的减少水土流失、减轻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同时还能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2]。退耕还林作为我国一项重大的生态恢复工程 ,对于缓解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 减少和遏制水土流失以及土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具有重大意义[3]。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加强林草植被建设,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是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   *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02-6);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重点项目(黔科合JZ字[2014]2012号)联合资助。   作者简介:高 策(1991 -)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E-mail:1192453941@   通信作者简介:王 济(1975 -)男,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土壤侵蚀、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修复。E-mail:wangji@   境的有效途径[4]。延安市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属于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5],是全国退耕还林示范市。自1999年退耕还林工程在延安率先实施以来,从国家到地方,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本着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原则,号召大面积退耕还林,以经济利益促使农民改变广种薄收、开荒种地、破坏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没有完全实现陡坡全绿化,林草全覆盖。于是延安市在国家没有出台新政策之前,自筹资金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就富县的总体情况来看,可以说受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