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长超宽超厚大体积筏板基础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应用和研究
超长超宽超厚大体积筏板基础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应用和研究
摘要:文章结合洛阳正大国际城市广场暨市民中心项目——东地块7号楼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实例,为确保施工中温控指标及裂缝控制达到工程要求,混凝土强度采用60d强度,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采取粉煤灰与矿粉双掺、减少水泥用量来降低水化热峰值并滞后释放水化热,采用外保温等措施控制混凝土里表温差以进行裂缝控制。经施工后实测,各项温控指标及裂缝控制均达到规范要求。
关键词:超长、超宽、超厚大体积混凝土;优化配合比;60d强度;外保温;电子测温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2-0051-04
1 工程概况
洛阳正大国际城市广场暨市民中心项目——东地块7号楼为洛阳市在建最高的商业办公综合楼,位于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以南,西临开元湖。工程建筑类别为一类超高层公共建筑,工程为钢管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地下3层,地上51层,建筑总高度211.75m,总建筑面积为114952.9m2。
本工程基础采用筏板基础,筏板基础占地面积5653m2,南北长84.75m,东西宽66.7m,采用C50P8抗渗混凝土,筏板基础设计厚度分别为2m、3.3m、4.2m。该基础已于2012年10月21日施工完毕。
本工程筏板基础为超长、超宽、超厚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采用无缝施工,取消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温度后浇带及沉降后浇带,实现完全无缝施工,施工时优化配合比,取消混凝土内部冷却水管,采用外保温。
本文中所用符号不再进行解释,详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及《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相关符号,只进行取值。
2 筏板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为确保温控指标达到规范要求,该工程在施工前对混凝土设计配合比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粉煤灰与矿粉双掺,增加粉煤灰用量,减少水泥用量,取消膨胀剂,使用聚羧酸减水剂,减小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40±20mm,混凝土配合比强度设计与强度评定采用60d强度,混凝土配合比见表1:
表1 混凝土配合比表
设计
强度 C50P8 材料种类 水泥
(P.O42.5) 中砂 碎石
(5~30) 水 外加剂
(ZW-PCA
-HNY-Ⅱ) 掺合料1
(粉煤灰) 掺合料2
(矿粉)
水胶比 0.35 材料用量
(kg/m3) 240 765 1056 150 4.5 150 35
砂率 42% 配合比 1 3.19 4.4 0.625 0.019 0.625 0.146
3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计算及实测
在筏板基础施工前,应对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试算,并确定施工阶段浇筑体的温升峰值、里表温差及降温速度的控制指标,制定相应的温控技术措施。
3.1 混凝土最高水化热的绝热温升
10月份洛阳的混凝土入模温度按25℃考虑,按规范要求则浇筑体温升不宜大于75℃。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瞬态温度场实测与数值分析》的结论,混凝土最大温度峰值会出现在第3~6d。代入公式为:
Th=W·Q/c·ρ=425×348.75/0.96×2400=64.33℃ (1)
Q=K·Q0=0.93×375=348.75kJ/kg (2)
式中:K按下式计算(K1、K2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表B.1.3取值),K=K1+K2-1=0.93+1-1=0.93;Q0取375kJ/kg;W=240+150+35=425 kg/m3;c取0.96kJ/(kg·℃);ρ取2400kg/m3。
3.2 混凝土各龄期中心计算温度
T1(t)=Tj+Th·ξ(t) (3)
式中:Tj取25℃;由3.1计算Th=64.33℃;ξ(t)
为t龄期降温系数,查《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表10-83。
混凝土浇筑3d后中心计算温度(厚度按4m
计算):
T1(3)=25+64.33×0.74=72.6℃
其余每隔3d各龄期中心计算温度分别为:71.96℃;71.32℃;66.81℃;60.38℃;54.59℃;48.80℃;44.30℃;41.08℃;40.44℃。
3.3 各阶段混凝土中心温度温升差值
混凝土浇筑后3~6d混凝土中心温度温升差值:
ΔT1(3-6)=72.6-71.96=0.64℃
其余每隔3d各阶段混凝土中心温升温差分别为:0.64℃;4.51℃;6.43℃;5.79℃;5.79℃;4.5℃;3.22℃;0.64℃。
3.4 混凝土各龄期中心计算温度与实测温度对比
混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