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通渭中药材产业发展优势及思路和对策
通渭中药材产业发展优势及思路和对策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通渭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优势,提出了通渭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思路,以培育市场农业,大力发展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中药材特色经济产业。
关键词:中草药;特色经济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S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97(2012)19-0054-02
近年来,通渭县按照定西市打造“中国药都”的战略部署,把中医药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依托当地独特的资源优势,审时度势地提出了“遵循两个规律、实施压粮扩经”,按照“稳玉米、扩洋芋、种药材、增果菜、兴杂粮”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思路,千方百计培育市场农业,大力发展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中药材特色经济产业。
1 通渭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优势
1.1 资源丰富,品种优良
通渭作为定西市“千年药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因为中药材的栽培历史比较悠久,更为重要的是独特的气候类型和产地条件,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据1985年农业资源普查,通渭境内有中药材资源品种236种,其中植物类222种,动物类11种,矿物类3种,野生蕴藏量约达80万kg。在全国重点普查的363个品种之中,通渭境内就有72种,特别是产于通渭县的甘草、柴胡、桔梗、防风、款冬花、茵陈、地骨皮、黄芩等36个野生中药材品种,因其品质上乘,在国内外市场享有极高盛誉。党参曾为通渭的拳头品种,其产品根条粗壮均匀,皮细纹紧,与陇西、渭源等县产品共同打造了“陇中白条党参”市场。
1.2 气候适宜,土壤肥沃
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1 410~2 521 m,年平均气温7.7 ℃,日照时数2 200~
2 430 h,≥0℃积温2 968 ℃,≥10 ℃的积温2 123 ℃,无霜期120~160 d,年降水量450 mm左右,年蒸发量最高可达1 500 mm,属典型的旱作生态农业区。主要土壤类型为黄绵土,具有质地疏松、耕层深、易耕作、境内工业污染少等特点,独特的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为大宗道地中药材党参、黄芩、柴胡、甘草、红(黄)芪等耐寒、耐旱的多年生根茎类中药材的生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3 经济效益高,种植积极性强
中药材作为通渭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均2 666.67 hm2以上,总产量在8 333 t以上,总产值6 089万元,在近几年特色优势企业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大药农种植户从中药材产业中得到了脱贫和致富,同时在经济利益的驱动和种植大户的示范带动下,广大群众发展中药材的积极性和科技意识得到了普遍提高,为今后以党参、黄芩、甘草为主导的中药材规模化生产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1.4 种植品种多元化,订单药源基地初步形成
为了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县中药材产业办公室技术人员通过不懈的试验和示范,已实现了党参、黄芪、甘草、柴胡、防风、黄芩等8类大宗野生中药材的人工栽培。中药材人工栽培品种已由70年代初单一的党参栽培,发展到目前以甘草、黄芪、红芪、生地、桔梗、生地、防风、黄芩、板蓝根、贝母、百合等十多个种类。2012年来,在农牧局主要领导联系协调下,全市著名中药材企业金羚公司、中天公司、瀛海堂公司进驻通渭县发展中药材订单生产,义岗、什川、陇阳、寺子、碧玉、陇川、榜罗、鸡川、陇山等乡镇积极配合,新建中药材育苗点6处、面积82 hm2,建成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450.73 hm2,真正使通渭县中药材产业有了突破性进展。
1.5 龙头企业壮大,加工能力增强
随着中药材种植面积和药源基地的不断扩大,面对鲜药滞销的困难局面,县上采取政策鼓励、项目支持等各种办法,先后创建了通渭县通广药材有限责任公司和甘肃赢海堂医药有限公司2家市级重点龙头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6 500万t,年销售收入6 809万元,年实现利税120万元,年收购加工西北地产中药材品种有甘草、党参、柴胡、板蓝根、防风等40多个品种。逐步扭转了全县中医药产后销售和加工滞后的被动局面,为产业开发向“企业+基地+农户”的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 通渭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思路
2.1 发展目标
今后结合国家中药材产业发展项目,建立0.69万hm2优质中药材种植基地(其中200 hm2种子种苗基地),建立3家符合GMP认证要求的中药制药和饮片加工企业,发展竞争力较强的龙头企业3~5家,建成中药材专业交易批发市场6个,新发展各类中药材专业合作社20个以上,建成仓储、运输、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将通渭县建成起点高、种植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外向型的省级道地中药材药源生产和加工基地。
2.2 开发思路
按照现代中药材产业开发的总体思路和农业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围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