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助产士职业暴露和防护措施.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产房助产士职业暴露和防护措施

产房助产士职业暴露和防护措施 临床合王单用药2010年6月第3卷第11期ChinJofClinicalRation~DrugUse,June2010,V01.3No.11 产房助产士职业暴露和防护措施 唐龙珍,刘兰芹 【关键词】产房;助产士;职业暴露;职业防护 【中图分类号】R192.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3296(2010)11—0087-02 从医院职业危害统计分析,在已知最具有职业危害的相关 科室中,分娩室排在第2位.由于产房工作风险大,节奏快,精 神高度紧张,在待产和接产过程中面临着多种职业危险因素, 尤其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在性病,艾滋病日益增多的今天,助 产士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成为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高危 人群j.现将产房助产士职业暴露和防护措施报道如下. 1职业暴露危险因素 1.1生物因素助产士从产妇进入待产室开始,就对其进行 生活和分娩过程的全程护理,经常直接或间接接触产妇的血 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且接触次数多,时间长.接生过程中 近距离直视操作,羊水,血液,尿液直接喷于面部皮肤及眼中较 常见.皮肤暴露感染,眼,鼻,口腔暴露于污染血液,体液感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几率为0.1%.其中血液,羊水, 阴道分泌物均为含病毒浓度高的体液.尤其是在抢救随时 有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及意外事件时不能进行有效的自我防 护,时刻有被传染的危险. 1.2物理因素(1)损伤:主要为刀片,针头,玻璃安瓿等锐 器伤.如会阴切口缝合时不熟练,针刺伤手指或者裂伤较深, 助手经肛门食指探查直肠内引导缝合时缝针刺伤助手食指,手 术中传递器械时刀片或针头刺伤等.(2)噪音:胎心监护仪, 心电监护仪,吸痰器使用时发出的声音以及产妇分娩时的呻吟 等形成的噪音对身心的损伤.(3)紫外线:紫外线照射可引起 皮炎或眼炎. 1.3环境因素产房常用的含氯消毒剂,碘,戊二醛等均具有 挥发性,对人的皮肤,眼,呼吸道及神经系统均有一定程度的损 害,并且紫外线消毒产生的臭氧能破坏呼吸道黏膜和组织. 1.4身心因素产房是高风险科室,突发情况多,常有医疗纠 纷的困扰,加上工作节奏快,精神高度紧张,接生操作体力消耗 大,长时间的被动体位可引起腰部,双下肢及颈肩部关节损伤 等,并且生活不规律,对身体也带来一定伤害. 2职业防护措施 2.1加强职业防护教育首先要加强助产士的职业防护教 育,提高防范意识,在上岗前进行职业防护的培训,树立标准预 防的观念,将职业防范纳入护理操作常规. 2.2生物因素的防护产房在职业暴露中属于高危科室,在 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平时要抓好标准 预防.对患有传染病的产妇要严格把关,进行各种非无菌操作 时应戴非无菌手套;接生时穿防护服,使用防护眼镜,戴双层无 菌手套;手术操作时,应小心谨慎,避免被血液或分泌物污染. 如有血液,羊水,尿液不慎污染面部或眼睛,应立即清洗面部, 用抗生素滴眼液滴眼.助产士手部有伤口时必须戴手套操作, 以减少皮肤接触. 作者单位:225300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 ? 87? ? 经验交流? 2.3物理因素的防护 2.3.1尽量避免锐器伤:主要是要规范操作.软产道裂伤缝 合时要充分暴露视野,缝合时切忌用手接触缝针,应用持针器, 镊子,钳等夹取;将缝针,刀剪用后放于弯盘中清理,不可放于 分娩台上,以免收拾用物时疏漏,刺伤自己或产妇;为产妇备皮 时,尽可能使用一次性备皮刀;用过的针头应丢人耐刺容器中 集中处理.如被锐器刺伤,立即捏住受伤部位,向离心方向挤 出伤口的血液,同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用75%乙醇或安尔碘 消毒,并用防水敷料覆盖,并向医院上报血液暴露及刺伤发生 的情况j.若被HB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刺伤,24h 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及乙肝疫苗.HIV对化学消毒剂 非常敏感,70%乙醇1min可灭活游离病毒. 2.3.2紫外线的防护:严格控制紫外线照射时间,照射毕1h 后方可进入手术间,避免臭氧对人体的损害. 2.3.3噪音的防护:减低胎心监护的音量或将声音关掉,加强 仪器保养,定期检查维护,避免一些设备老化造成不必要的噪 音.采用家属陪产或导乐式分娩,多与产妇沟通,向产妇讲明 保存体力的重要性,最大限度的消除恐惧感. 2.4环境因素的防护严格划分产房和待产室,设置隔离待 产室和隔离产房.产房水龙头采用感应式,消毒液采用脚踏 式,防止交叉感染,正确使用各种消毒剂,注意室内空气交换, 室内安装循环式空气净化器,以免消毒剂的挥发气体和各种废 气在室内滞留.分娩结束后,彻底清洁消毒产房,同时进行空 气净化. 2.5身心因素的防护尽量改善产房工作条件,不断加强自 身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自我法律保护意识,预防 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合理安排班次,注意劳逸结合,培养良

文档评论(0)

133****90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