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妈祖祭典乐舞艺术特征和内涵探析.docVIP

湄洲妈祖祭典乐舞艺术特征和内涵探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湄洲妈祖祭典乐舞艺术特征和内涵探析

湄洲妈祖祭典乐舞艺术特征和内涵探析   摘 要:妈祖文化是中华民族海洋文化的典型代表,其与我国中原农耕文化、草原游牧文化相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妈祖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宣传的普世价值持续释放着伟大的精神内涵,已经成为了连接全球华人的重要纽带,由历朝历代关于妈祖文化的记录、祭祀活动、文学创作等各种活动一同编织而成。文章主要对妈祖与文学力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探析,进而对湄洲妈祖祭典乐舞艺术特征与内涵进行研究。   关键词:湄洲妈祖;祭典乐舞;文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6-0132-04   福建莆田的湄洲岛是妈祖的故乡,也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在当地民间,妈祖信仰是最为普及、最为虔诚的一种精神信仰。妈祖信仰与民俗都是妈祖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妈祖信俗》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妈祖祭典乐舞则是其中的关键构成部分之一,极具传播与保护价值。   一、妈祖文化传承与文学力量   (一)妈祖文化   妈祖是广泛流传于我国沿海地区的汉族民间信仰,妈祖文化起始于宋元时期,在明清时盛行。妈祖文化充分展现了汉族海洋文化所特有的文化内涵。汉族民间要开始海上航行前都需要祭拜妈祖,祈求海航一切顺利平安,同时还会在船上供奉妈祖的神位牌,以祈求航行顺风顺水。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中,妈祖成为了“护航女神”,在汉族海洋文化中成为了民间崇拜的神之一,妈祖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在汉族民间海洋文化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妈祖祭典仪式的形式   在公元987年九月初九妈祖林默娘在湄洲海域救助遇难船只的时候不幸遇难,终年28岁。广大渔民为了纪念这位善良慈悲的好人就开始在每一年的九月初九在沙滩呈上贡品拜祭妈祖。这种海祭妈祖的风俗形式至今已经有千余年,并且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扩展到很多信奉妈祖的区域都开始沿用这一习俗。宋代后,妈祖祭典形式主要包括庙祭、郊祭、海祭、舟祭、家祭。庙祭是指在妈祖庙的范围开展祭典仪式,十分规范严谨。在宋朝至清朝时期,朝廷因事差官祭祀妈祖三百余次,均使用庙祭的形式。其中在清朝康熙五十三年,皇帝下旨将妈祖奉为女圣,与孔子、关公一同享三跪九叩、三击献醴的礼节。郊祭,是指在都郊或市郊设立祭坛,对妈祖女神进行遥祭的形式。一般由帝王亲自主持,特点是肃穆、庄严。我国郊祭妈祖最早当推南宋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宋高宗在临安郊祭后敕封妈祖为灵惠夫人。海祭是指在海边开展妈祖祭祀仪式。全球各地的妈祖信徒都会开展不同方式的海祭仪式,典型的海祭仪式内容包括献祭果、洒祭酒、敬鲜花、放海生等各种民俗。海祭是一种十分独特的民间祭祀方式,地域性十分明显,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与娱乐性。舟祭是指在船舶上祭祀妈祖,供奉妈祖的神像。在外出海航的、回航、在海上遭遇大风大量的时候都会对妈祖进行祭祀。家祭是指妈祖的信徒在自己家中?O立妈祖的神位牌,每月农历初一、十五,妈祖诞辰、升天纪念的日期进行祭拜的一种形式。妈祖祭典的历史发展始源于宋朝,历经元朝、明朝、清朝等朝代。妈祖在沿海文化中占据着十分中亚偶读地位,并不亚于孔孟儒家思想,因此从宋代传承下来的妈祖祭典仪式有很大部分都是参照春秋祭孔的仪式。在宋朝,妈祖的祭典中就有乐舞的出现,在主祭官员宣读祭文后乐舞开始,并且主祭官员向神像敬香、献果、献帛。其中《宋史?乐志三》中的《威加四海》和《化成天下》就有对妈祖祭典乐舞进行记载,当时妈祖祭典乐舞分为武舞与文舞,武舞即为模拟战争作用的大型舞蹈,舞蹈动作较为生硬;文舞主要动作有如“却身”、“辞”、“谦”、“躬”、“揖”较为谦卑。至后,妈祖祭典乐舞安排基本上为文舞。   (三)祭典乐舞在妈祖祭典仪式中的重要作用   在妈祖祭典中融合的乐舞能够充分烘托祭典的庄严肃穆与热烈氛围,将祭典的效果推向新的高潮。但是祭典乐舞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秉持着严谨的原则,不论是设计过程还是排练过程都十分严谨细致,并且力求与祭典意识融为一体。祭典乐舞是借鉴曲阜孔子乐舞改编创作而成。古代乐舞的等级限制十分严格,由于湄洲妈祖祭祀广场呈现长方形,并且面积有限,因此自从明清以来其乐舞通常使用六佾之舞,乐队与歌队位于舞阵两侧,将祭筵、乐池、舞池置于同一条中轴直线上,让观礼人员同时可以看到祭、乐、舞的表演。从妈祖祭典乐舞的过程来看,整个仪式庄严而又肃穆。天后宫小而人多,但一篇秩序井然,没有一点嘈杂声与嬉闹声。政府官员、海外侨胞、国际友人等所有参与祭祀活动的人神情都带着肃穆与神圣。在此时,祭典乐舞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舞蹈,而是寓意深刻的纽带。在祭典乐舞的过程中,人们社会等级、地位差异仿佛已经不再。人与人之间信仰的依赖与信仰的认同变得更加紧密。   二、湄洲妈祖祭典乐舞艺术特征   (一)祭典乐舞的演变过程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