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高校辅导员和贫困大学生人格完善
论高校辅导员和贫困大学生人格完善
摘要贫困大学生有很多可贵的品格,也存在人格的不完善甚至有较严重的缺陷,必须引起一线辅导员高度重视。本文从贫困大学生常见人格缺陷、辅导员引领其完善人格的可能性,以及具体工作中辅导员应该注意和把握的一些要领进行论述,旨在使辅导员能更好地做好贫困大学生人格的呵护者、领航人甚至是模范,引领他们实现人格的健全与完善。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 辅导员 贫困生 人格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On Counselor and the Perfection of Poverty-stricken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ZHANG Liping
(Educational Department,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0)
AbstractPoverty-stricken college student has a lot of good conduct, meanwhile, some of their personality defect is a common phenomenon, and counselors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latter. The essay is an study on the poverty-stricken college students common personality defect , the possibilities what counselors can lead them to personality perfection, andhowto grasp the essentials particularly .so as to be the guardian , guide, even the model of their perfecting of personality
Key wordsmoral education for poverty-stricken college student; counselor; personality education
贫困大学生,即家庭经济困难,难以顺利支付学杂费及维持基本生活水平的在读本专科生。作为受到社会和高校普遍关注的群体,他们在生活、学业、就业等方面都承担着沉重的压力。而人格上不同程度的不完善,则是他们无法有效应对这些压力的主要因素之一。笔者在辅导员一线岗位上长期从事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对贫困生人格特点、以及辅导员如何充分发挥积极引导作用,促成贫困生人格的完善有所反思和研究。本文的梳理和论述,旨在更好地探究贫困大学生人格教育的新思路,做好他们的传道、解惑者。
1 贫困大学生的常见人格缺陷
1.1 过度的自卑与自尊并存
自卑感与自尊感并存并相互冲突的人格,在贫困大学生中较为常见。长期的家庭经济困难或突发的家庭经济危机,使贫困大学生长期或突然处于生活危机之下。在生活来源匮乏的影响下,不少人都会产生较为强烈的自卑感,把自己看作是不幸、卑微的人,边缘人。这种自卑感可能伴随着他们的整个成长期,或者是成长的关键期。另一方面,他们对环境和他人的言行又极为敏感,期望援助的同时,对他人的同情和关心充满戒备,容易把关爱理解为施舍或怜悯,害怕受歧视。
1.2 消极归因
比如综合能力不够突出、学习面临困难(在学业困难学生中,贫困大学生常常占了很大比重),很多贫困大学生会把这些原因归结于家庭困难所以无心好好读书、读书无用、忙于兼职兼顾不了学业这类的外因。在人际交往方面,很多贫困生的乐群性相对较弱,对自己不够自信,难以敞开心扉与朋辈、师长交流,又时常把“受人忽略或歧视”作为不合群的主要原因。
1.3 目标不明确
贫困大学生除了跟其他人一样要完成繁重的学业任务,顺利就业,他们更要为保证自己最起码的温饱生活而焦虑、挣扎。在个人愿望上,他们渴望摆脱贫困,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和尊重。具体到如何认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制定学习、职业规划,他们则更为茫然甚至是无暇思索。长期的家庭经济困难,突发的重大家庭变故,都让许多贫困生对自己的能力,以及这些能力所能带来的创造力产生怀疑。温饱、顺利完成学业尚且是他们要解决的难题,明确的、积极远大的目标,则是许多人认为难以“妄想”的。
1.4 生活态度不够积极
由于贫困、自卑和对未来的茫然,许多贫困大学生对自身的兴趣和潜能并没有较好的认识与肯定,在自卑和自尊之间,时常伴随着自信心的缺乏,对他人的不信任。比如,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