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绵竹年画和室内设计应用研究
绵竹年画和室内设计应用研究
摘要:传统内核披上现代外衣并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是保护民间工艺美术的一种方式。一个社会中文化消费越多,则证明文化越繁荣,两者相辅相成且反之亦然。绵竹年画富有人文底蕴,扎根于民间,有着广阔的生长土壤,而今在现代人审美疲劳的时代,富有民族传统意味的绵竹年画,加之以现代化改造,融入室内设计中,必定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文化产业道路。
关键词:绵竹年画;室内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B4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120-2一、 绵竹年画的历史渊源
德阳绵竹年画历史悠久,目前均认为其起源于宋,据学者薄松年于《中国年画艺术史》(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一书中考证绵竹年画在明代就具有一定规模,清乾隆与嘉庆年间达鼎盛。年画制作从业者众多,店铺林立其制作一直延续至今,并销往外地甚至域外。但随着当今机械化大生产的各种新式吉祥图像产品的冲击、以及人们对年画需求的减弱,许多传统手工艺均面临着各种危机。如何保护文化遗产成为了当前亟需面对的一个重大议题。要继承保护绵竹年画,就需思考其在当代生活中的生长土壤,以及如何使其在新时代中起到添新砖加新瓦的功能。传统内核披上现代外衣并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是保护民间工艺美术的一种方式。一个社会中文化消费越多,则证明文化越繁荣,两者相辅相成且反之亦然。绵竹年画富有人文底蕴,扎根于民间,有着广阔的生长土壤。
二、 绵竹年画的人文内核
绵竹年画题材中有门神、民俗节日、戏曲、历史传说、辟邪迎祥等。年画扎根于底层社会,来自民间的画师与最终的销售对象均为普通民众,因而年画并非如同文人画一类欣赏需要一定的文化修养,它是不针对特殊群体的,人人睹其形则皆可明其意。题材中贴近生活、以百姓耳熟能详的人物、故事等人文题材较多,丝毫无曲高和寡之感。如其门神题材包括将军、文官、童子、夫妻等。人物姿态各异,执物亦不尽相同。其中韩世忠与梁红玉颇具特色。梁红玉为南宋女将,韩世忠妻,封安国夫人,后改杨国夫人。建炎四年(1130年)与韩世忠在黄天荡阻击金兵,击鼓助战。她是古代女英雄的代表人物。人物手中分执各物,一如冠、如意、对联等。再如尉迟恭与秦琼组合的门神年画与双喜童子。冯骥才主编《中国木版年画集成?绵竹卷》(中华书局,2008年)一书中收录有丰富的作品。绵竹年画中各种纹饰主题蕴涵丰富的宗教与民间信仰内核。清代《迎春图》(现藏绵竹年画博物馆),纵48,横151cm,绘者黄瑞鹄,绵竹人,《迎春图》为其代表作。记录当时广为流传的民俗“打春牛”活动,此等岁时节日民俗在中原地区以及边地均有流行,富含农耕文化特色,陕西、河南、天津、辽宁、四川等地均有记录。黄瑞鹄《迎春图》画面中迎春队伍的执事手举“署调绵竹县正堂”执事牌,是绵竹当地在清代就有此活动的准确写照。可谓是清代绵竹年画的最高水品画作之一。除了画面上丰富的民俗遗存与生活写照之外,此面的绘画技巧,画面构成(散点透视)与主题分布强烈的叙事性、对人物特色的拿捏与明快色彩搭配等多方面较为精准,保持了浓厚的农耕特色与乡土气息。岁时节日的民俗表现前文已有叙述,以黄瑞鹄的《迎春图》最为精致,堪称四川的《清明上河图》,虽然在市井规模、表现内容等多个方面无法与《清明上河图》比肩,但却依然将节庆的喜悦与热闹,社会各个阶层人物的形态一一呈现。关注百姓的日常生活题材,是年画接地气的人文精神核心。除此之外“求吉”的心理在中国艺术传统中源远流长,作为民俗艺术品的绵竹年画自然不例外,在“招财进宝”、“加冠进爵”、“父子状元”( 北宋东平人梁灏、梁固父子)、“子孙满堂”、“寿比南山”、“鹿鹤同春”等追经济上丰裕,仕途上顺利、家族中人丁兴旺等观念上大作发挥。
三、 绵竹年画在室内设计中的价值空间
室内家具以及装饰陈设物对传统中式、民族风情室内设计风格的营造是极为关键的。当然,并不意味着传统工艺美术品与现代以及西式风格格格不入,真实的需求是继承年画的人文精神内核以及富有中国情趣的外在绘画技巧与表现形式,并将其植入富有现代感的室内陈设设计之中。Graham Fairclough与Rodney Harrison等人在《The Heritage Reader》一书中认为文化遗产保护通常有三个误区:一是过度强调恒定的审美价值,二是漫长的历史连续性,三是单纯的文化属性。如何避免?从绵竹年画这种传统物质本身谈起。材质为纸质。传统题材诸如岁时节日民俗、福禄寿、婴戏、门神等。其中“门神信仰”较为显著。现藏的清代绵竹年画主题以门神居多,有尉迟恭与秦叔宝、旗装门神、穆桂英等。在学者王子今的《门祭与门神崇拜――“门”的民俗文化透视》一书中围绕“门”的相关风俗及信仰进行了透彻的论述,对今人利用加工“门”以及“门神”相关的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