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跟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比较.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三角跟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比较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长三角与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之比较 2013.8. 一、引言 产业空间集聚是盛行于世界各地的经济活动方式。综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自产业革命以来,世界主要产业活动总是趋于共同的特定区位,世界主要工业制成品也大多在数量有限、高度集中的工业核心区生产,而且这种地理上的集中趋势并没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而有所减缓,相反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 产业的空间集聚已成了经济活动的普遍现象和基本规律。 产业集群(波特Porter,1998) “指在特定领域中,同时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如制定标准化的机构,产业公会)”。它不同于科层组织或垂直一体化组织,它是对有组织价值链的一种替代。 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演化 (一)古典理论 1.马歇尔(A·Marshall)。《经济学原理》(1890)上卷第四篇第十章“工业组织(续前) 2.韦伯(A·Weber)。工业区位理论的创立者 。《工业区位论》(1909) (二)增长极理论(growth pole theory) 法国经济学家费朗索瓦·佩鲁(F·Perroux) (二)现代理论 克鲁格曼(Krugman,1991,1995)的新经济地理理论(08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并没有将新产业集群区产生的动因追溯到预先存在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危机。 产业地理集中可能是由当地历史中的“偶然事件”引致的,重要的是继起的累积因果关系,其理论基础是规模收益递增。 .波特(M·Porter,1990).产业集群与国家竞争优势 (三)区域创新网络 (四)创新型网络资本系统 两个以上的个体或组织通过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网络关系,并以此进行资源整合,使拥有者或参与者获益的能力。 它是能赋予企业竞争优势的资产,因此,网络资本系统具有特定的经济价值。 图示 二、长三角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特征与及其面临的困境 (一)上海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上海按照城市功能和建设的需要,加快了制造业由内环线中心域区向内、外环线方向和外环线外转移的步伐,建构了东、西、南、北四大“产业基地”(东部微电子基地、西部汽车基地、南部化工基地、北部钢铁基地)和九大市级工业园区。 上海市九大市级工业园区 嘉定工业区 松江工业区 康桥工业区 莘庄工业区 青浦工业园区 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 宝山城市工业园区 崇明工业区 金山嘴工业区 特点: (1)在产业层次和企业规模上,上海以大企业为主,重点发展重工业,如汽车、化工、钢铁等,并形成上海制造业支柱。 (2)在资金来源与发展方式上,上海发展产业的途径主要是推动国资与外资合资合作,政府为主引进投资规模大的外资项目。 (3)在集中程度上,上海的产业群大部分在市郊的开发区,同一产业分布在不同区域,如汽车产业在安亭、金桥、临港基地等,微电子及通信信息产业则分布在松江、青浦、浦东和漕河泾地区等,布局相对分散。 (4)在产业链的延伸上,偏重于产业链的一端,多数是产值较高的产品;虽然拥有一批国家级的大市场,但与本市产业发展的联系不紧密。 (5)在集群类型上,上海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落后于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区。 上海关注国企改革,重视国企与外商的嫁接,依靠国有控股公司和企业集团发展产业,但计划经济下的上海制造业并没有具备开放的、经过市场充分竞争的独特优势,且在上海产业经济中,缺乏民营企业、缺乏中小企业的广泛参与,市场活力不足,使得上海产业集群的市场化程度久高。 (二)浙江省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 民营企业是其产业集群发展的主导,是市场主导的内生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浙江省以专业化分工为特点的“块状经济”十分活跃。在浙江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一乡一品,一县一业的集群成长模式已成为浙江经济的一大特点,并成为该省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和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流模式之一。 其中较典型的有温州鞋革与服装、绍兴(县)印染和织造、乐清低压电器、萧山化纤、海宁皮革、嵊州领带、永康五金、永嘉纽扣、桐庐制笔、诸暨袜业等 。 如温州市的打火机产量占世界70%;嵊州的领带产量占全国的80%、世界领带市场的30%;永康的衡器产量占全国的2/3;苍南铝制微章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5%;海宁的装饰布占全国市场的35%;乐清柳市的低压电器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超过1/3。 鲜明的发展特征 (1)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关联互动,伴生发展和壮大。 (2)非公经济与民间资本是产业集群发展的主体。 (3)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地方性产业集群发展的首选。 (4)基于一定人文特色的集群网络根植性。 (三)江苏省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与特点 集群的类型 一是自发成长型产业集群 二是企业扩张型产业集群 三是市场带动型产业集群 四是科技驱动型产业集

文档评论(0)

kar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