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肇东苜蓿田病害种类及发生流行规律调查和综合防治技术试验研究
肇东苜蓿田病害种类及发生流行规律调查和综合防治技术试验研究
[摘要]肇东苜蓿田病害种类及发生流行规律调查与化学防除技术试验研究,研究主要病害发生流行规律与化学防除技术。
[关键词]肇东苜蓿 病害 流行规律 防除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苜蓿田病虫草种类调查及杂草综合防除技术试验研究;项目编号
作者简介:梁英辉,男,汉族,讲师,研究方向:生物学与植物保护。
佳木斯位于黑龙江省东部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的三角地带,境内是世界三大黑土平原之一的三江平原主体, 佳木斯属沼泽冲击低平原,地貌类型多样,从西南向东北倾斜,除西部汤原县、桦南县和佳木斯市郊区有低山、丘陵漫岗区域外,其余基本为平原和低平原。适合苜蓿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肇东苜蓿是20世纪30年代从外地引到黑龙江肇东县的紫花苜蓿,1960年定名为肇东苜蓿,为地方品种。植株多为直立,花紫色,有深有浅,叶片大小和叶形不整齐。抗寒性强,在无雪或少雪的半干旱地区,-33℃低温下可安全越冬;在有雪覆盖的大小兴安岭严寒地区,-45℃下仍能安全越冬。植株多为直立,花紫色,有深有浅,叶片大小和叶形不整齐。丰产性能好,干草产量6.7510.5吨/公顷。抗寒性强,在无雪或少雪的半干旱地区,-33℃低温下可安全越冬;在有雪覆盖的大小兴安岭严寒地区,-45℃下仍能安全越冬。
肇东苜蓿是优质的多年生豆科牧草,因其营养丰富,适口性良好,产量高,在畜牧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被称作“牧草之王”。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黑龙江省苜蓿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然而,由于种植面积的扩大、种植年限的增加以及引种等因素, 肇东苜蓿病害在黑龙江省时有发生,造成生产上的巨大损失,已经威胁到肇东苜蓿产业的发展。
一、肇东苜蓿田病害调查方法和种类
根据2006年~2009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地区调查,共有病害9种,其中大面积发生并引起损失的主要病害5种。具体情况调查方法如下:
(一)肇东苜蓿田病害调查方法
采用五点取样法,每点取1m×1m=1m2,随机摘取10个枝条,每个枝条自上而下随机取10个复叶调查,根据不同病害分级标准对叶片分级, 计算病情指数。
(二)肇东苜蓿田病害发生种类
通过系统调查和室内鉴定结果表明, 肇东苜蓿病害发生情况严重,种类多,分布广,为害重,规律复杂,已对肇东苜蓿产质量造成严重损失。调查发现病害有苜蓿褐斑病、苜蓿霜霉病、苜蓿白粉病、苜蓿叶斑病、苜蓿花叶病、苜蓿锈病、苜蓿霉斑病、苜蓿炭疽病、苜蓿根腐病共9种,大面积发生并引起损失的主要病害为苜蓿褐斑病、霜霉病、根腐病、白粉病和锈病。
二、肇东苜蓿田病害症状识别及发生流行规律调查与化学防治
(一)肇东苜蓿褐斑病症状识别及发生流行规律调查与化学防治
1.肇东苜蓿褐斑病症状识别及发生流行规律调查肇东苜蓿褐斑病又称普通叶斑病,是肇东苜蓿最常见的,也是破坏性最大的叶部病害之一,主要发生于肇东苜蓿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小而圆或近圆形的褐色斑,直径0.5~2.5mm,边缘不整齐,呈细齿状。而后逐渐扩大,并在叶片正面病斑中部出现浅褐色突起物。在潮湿多雨的条件下,突起物有光泽。病斑自植株下部叶片向上蔓延,有时也出现在茎部。茎部病斑呈黑褐色,边缘整齐。后期病斑上有褐色的盘状隆起物(子囊盘)。子囊盘成熟后,病斑上出现一层白色蜡质,病斑大小一般为0.5~4.0mm。病害严重的植株,病斑密布整个叶片,导致叶片变黄、皱缩,并提前凋萎、脱落。在气温10~15℃,空气湿度达到55%~57%时,病害会大量发生。严重时, 落叶率达40%~60%,种子产量减少25%~60%,产草量下降15%以上,并且苜蓿体内香豆醇类毒素含量剧增,家畜采食后繁殖力降低。
2.肇东苜蓿褐斑病化学防治种子田可用杀菌剂定期喷洒保护,使用75%百菌清500~600倍液或5%多菌灵可湿剂500~1000 倍液喷洒。
(二)肇东苜蓿霜霉病症状识别及发生流行规律调查与化学防治
1.肇东苜蓿霜霉病症状识别及发生流行规律调查肇东苜蓿霜霉病是由霜霉菌引起的,属于典型的肇东苜蓿生育前期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嫩茎,也可危害全株,造成系统性侵染。此病常见的是局部性症状,多出现在近顶部的小叶片上,叶部出现不规则淡绿色或黄绿色斑块,边缘不清晰,叶片有时较大,叶缘向下方卷曲。随病情加重,病斑可达整个叶片,严重时叶片向叶背蜷缩扭曲。潮湿时叶背出现淡紫褐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株也可出现系统性症状,病株茎上部变粗,扭曲畸形,全株褪绿,叶片几乎全部为淡绿色或淡黄色并卷曲。重病株花序不能形成或发育不良,大量落花、落荚。苜蓿霜霉病常在冷凉、潮湿的气候条件下流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