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中医病机异同分析.docVIP

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中医病机异同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中医病机异同分析

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中医病机异同分析   【摘 要】 通过复习古代医家在“痹证”中对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论述,并结合现代医学观点及临证观察,探讨二者中医病机的异同之处。   【关键词】 关节炎,类风湿;脊柱炎,强直性;病机;学术探讨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以慢性、对称性的多滑膜关节炎为主要表现,以及由此造成关节软骨、骨质以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破坏,最终出现关节畸形、功能障碍甚至残疾[1]。RA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历代医家也称之为“历节”“白虎历节”“顽痹”“鹤膝风”等。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血清反应呈阴性,原因亦不明确的慢性炎症性进展性脊柱关节病,同样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骶骼关节和中轴关节、髋关节、椎间及肋椎关节等,也可累及内脏及其他组织。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韧带和椎间盘的钙化、成骨,而出现腰背痛、晨僵,腰椎活动受限和胸廓活动度减少,晚期可发生脊柱“竹节样”变化,颈项以下脊柱强直、畸形而造成严重功能障碍,具有较高的致残率[1]。AS亦属“痹证”范畴,历代医家也称之为“骨痹”“大偻”“腰痛”“脊强”“竹节风”“龟背风”等。   RA与AS同属中医学“痹证”范畴,虽然历代医家对“痹证”的病机论述,众说纷纭,但对RA与AS二者的病机异同并未系统归纳。本文试从体质、阴阳、脏腑、邪气等病机观对二者的病机异同略抒己见,以供探讨。   1 RA的基本病机   《黄帝内经》是单列了《痹论》《周痹》两篇“痹证”专论,为痹病类疾病奠定了理论基础。汉?张仲景在《内经》基础上,于《金匮要略》中提出“历节病”,并对其病因、病机、症状、治疗、预后等均有阐述,为后世医家辨证论治本病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所创乌头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至今仍为临床治疗RA的常用方。   1.1 风寒湿热之邪侵与脾虚之正虚是RA病机关键 《灵枢?邪客》篇指出:“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正气亏虚,卫外失司,腠理不固,邪气则乘虚入侵。《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指出:“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张仲景认为气血亏虚是导致历节病疼痛的病因。   《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指出:“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汗出入水,风寒湿之邪乘虚入侵,碍滞气血,则发为历节。而《儒门事亲?指风痹痿厥近世差玄说》指出:“痹病以湿热为源,风寒为兼,三气合而为痹。”《温病条辨?中焦》曰:“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骱烦疼……。”则强调湿热邪气也是本病的外在因素。   RA起病时,正气亏虚,卫外失司,腠理不固,风寒湿热等邪气乘虚入侵。机体无力驱邪外出,外邪由表入里,停于筋骨关节,碍滞气血,而成历节[2-5]。诚如《外台秘要》:“白虎历节,大都是风寒暑湿之毒,因虚所致,将摄失理,受此风邪,经脉结滞,血气不行,蓄于骨节之间。”   1.2 RA活动期的病机关键是脾胃虚弱与湿浊痰瘀 《素问?痹论》指出:“淫气肌绝,痹聚在脾。”RA活动期,脾胃虚弱,外湿侵袭,引动内湿,日久湿聚津凝成痰,痰浊流窜骨节经络,闭阻气血,血滞为瘀,而致历节筋骨疼痛。   水湿内停湿浊与痰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病情进展的因素。董西园《医级》论顽痹、久痹时指出:“痹非三气,患在痰瘀。”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提出:“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经年累月,外邪留著,气血俱伤,其化为败瘀凝痰,混处经络……。”痰浊与瘀血互结,则见关节肿痛拒按,局部硬结瘀斑等表现;且脾虚日久不能濡养肝肾,致肝不养筋,肾不养骨,致RA缠绵难愈[2-5]。   2 AS的基本病机   AS在中医古籍中也有颇多记载,《内经》中提出了“骨痹”“大偻”的病名,其描述与AS表现甚为相近,后世医家在《内经》基础上不断探索总结,相继提出了“脊强”“竹节风”的病名,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也逐渐趋于统一。   《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以冬遇此者为骨痹……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素问?调逆论》又云:“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挛节也。”《医学衷中参西录》提出:“凡人之腰痛,皆脊梁处作痛,此实督脉主之……肾虚者,其督脉必虚,是以腰疼。”肾为五脏六腑之本,腰为全身之枢纽、足少阴肾府,督脉为阳气之海,总督一身之阳,先天禀赋不足,督肾两虚,脊背腰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